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栉风沐雨脱贫路 接续奋斗谋振兴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地区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 2021-11-10 10:10:57 来源:阿克苏日报

记者 刘丽 通讯员 马驰骋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年前,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的召开,吹响了全疆脱贫攻坚“冲锋号”。

面对脱贫攻坚大考,地区各族干部群众保持“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迎难而上,房子有了、保障有了、产业有了、收入增加了,贫困户大步踏上脱贫路。截至2019年年底,地区实现26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6.54万户24.66万人整体脱贫的目标。

奔流不息的塔河两岸、绵延不绝的天山脚下,回顾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每一个脚步都踏出奋斗和拼搏,每一帧风景都写满美好和希望。

精准施策 补齐短板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地委、行署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安排,担当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 ,抓住“精准”这个“牛鼻子”,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与全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注入了强大动力。

走进位于柯坪县的阿克苏兴科服饰有限公司,上百台缝纫机的“哒哒”声在车间里此起彼伏。艾尼帕木·米吉提正埋头给裤子锁边,已有3年工作经验的她,从学徒工成长为车间主任,如今管理141名工人。“我家在玉尔其乡尤库日斯村,有8亩耕地。这几年,我们村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门,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家里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艾尼帕木·米吉提说。

五年来,地区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长效举措来抓,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林果业提质增效,提高畜牧养殖收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作物种植。同时,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建成农副产品加工园区3个,培育农业产业化企业465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071家;大力发展纺织服装、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电子产品组装、乡村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建设卫星工厂、扶贫车间77个,带动13万余名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实现就近就地就业,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创造了更加坚实、更可持续的支撑。

2016年至2021年,地区累计实施扶贫项目3323个,1196个行政村共有各类产业扶贫基地10432个,平均每个村有8.7个产业扶贫基地,带贫益贫效益尤为显著。投入各类资金104.47亿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0.82亿元),其中2021年实施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340个,投入各类衔接资金20.31亿元(中央及自治区衔接资金13.58亿元)。

干群合力 成果显著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

“如果没有党的好干部,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结亲干部向我们宣讲党的惠民政策,想方设法帮助我们增加收入。”沙雅县红旗镇先进村脱贫户塔哈尔·卡迪尔说,在结亲干部的帮助下,他和妻子当上了管地工,家里还有5头牛和一座庭院小拱棚,日子越过越好。

与塔哈尔·卡迪尔一样,全地区6.54万户脱贫户均有自己的结亲干部。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地区开展“四级书记抓脱贫”,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立下“军令状”,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制定《地区脱贫攻坚包联督导包村联户工作方案》,对9个县(市)、269个贫困村、824个有扶贫任务的非贫困村进行全覆盖包联督导,地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督战,41名厅级领导牵头攻坚,包联县(市)、打造巩固提升示范村。各级干部分包到村(户),实现脱贫户帮扶全覆盖,做到督导、包联、帮扶“三位一体”,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与此同时,地委、行署带头落实“三专一访”工作机制,以上率下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精准绘制攻坚路线图、时间表,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支持脱贫攻坚的政策合力,为落实“六个精准”提供坚实保障。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地区47家国有企业深入开展社会扶贫,通过发展产业、对接市场、安置就业等方式,帮助群众脱贫。

25年来,新疆天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吴洪涛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发挥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以产业带动就业,助力地区17140户农牧民增收致富。“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我特别激动。作为脱贫攻坚的时代见证者,我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而感到骄傲。”回忆起赴京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情景,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他心潮澎湃。

通过脱贫攻坚的洗礼,地区锻造出了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地区进一步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四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凝聚起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的最强合力。

持续发力 防止返贫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我做公路养护工让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非常感谢党和政府。”柯坪县启浪乡萨依巴格村农民库尔班·纳依甫高兴地说。

作为自治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试点地区,地委研究出台《关于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指导意见》和棉花、林果、畜牧业、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及转移就业五个配套三年实施方案,着力做好思想认识、目标任务、工作举措、政策支持、工作机制五个有效衔接,落实发展产业强基础、转移就业促增收、改善环境创宜居、扶志扶智增动力、综合保障兜底线五项重点工作,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为地区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目标奠定基础。

今年以来,地区各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充分激发农业发展内生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真正实现产业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库车市阿克吾斯塘乡托帕艾日克村农民阿木东·米吉提曼把家里的3头牛托养在合作社里,自己在合作社打工,每月有2800元工资,年底还能拿到6000元分红。

为推进乡村振兴,村“两委”采用“合作社+农户+市场”的发展模式,致富带头人、村民共225人筹集入股资金242.9万元,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户均养牛15头,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牛村,累计帮助421人实现就业,户均增收2500元。

五年来,地区广大农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住房、教育、医疗、饮水、道路、电网、厕所等日益改善,农民群众生活得越来越舒心。

乡村要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地区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美化、绿化家园的同时,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同时,持续巩固拓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成果,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地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黄镜潼 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