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保险+期货”让农民有了底气

发布时间: 2022-08-16 12:51:55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经济前沿】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冉虎

“今年又获赔了,农资的事情不用愁了!”近日,年迈的艾买提·阿布力孜大叔手握着刚从银行取出的现金喜悦地说。这是他第二次参与麦盖提县红枣“保险+期货”项目获得赔付。

红枣是麦盖提县的农业支柱产业,红枣种植收入约占全县农户可支配收入的50%。近些年,红枣现货价格有所下跌,2020年郑州商品交易所在麦盖提县首次引入红枣“保险+期货”县域覆盖项目,较高的赔付水平保障枣农收益不受影响。像麦盖提县的枣农一样,新疆成千上万的农户、养殖户也因“保险+期货”项目保住了收益。

“‘保险+期货’是指农业经营者为规避市场价格风险向保险公司购买期货价格或收入保险产品,保险公司通过向期货经营机构购买场外期权将风险转移,期货经营机构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的业务模式。”新疆证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农户主要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价格风险。‘保险+期货’是基于为农业经营者提供价格避险工具发展起来的。合作模式包括价格保险、收入保险、订单+保险+期货、农民合作社+场外期权等。”

“早在2018年,自治区就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工作中引入了‘价格保险+期货’试点,涉及近3万户棉农,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政策性‘保险+期货’项目。201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首次开展棉花‘保险+期货’试点,涉及1.35万户棉农,实现户均赔付2.52万元,极大地促进了‘保险+期货’在全疆的普及。”该工作人员回顾说,“2021年,期货经营机构在玛纳斯、阿克苏首次开展生猪和苹果‘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克拉玛依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首次开展商业性玉米‘保险+期货’项目。”

随着试点的推进,莎车的饲料项目、库车的棉花项目、焉耆的玉米项目等各地的“保险+期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2021年,仅浙商期货有限公司在新疆就开展了26个“保险+期货”项目,承保现货量2.94万吨。2022年,郑州商品交易所在新疆开展6个“保险+期货”项目,大连商品交易所在新疆开展11个专项项目。

有了“保险+期货”托底保障,农民有了底气、添了干劲。甜菜种植是昭苏县农民重要经济收入来源。近几年,受国际糖价走势影响,甜菜收购价格波动剧烈,导致农户甜菜种植收入整体偏低,甜菜种植面积不断萎缩。2021年,郑州商品交易所在昭苏县开展了新疆首个甜菜“保险+期货”项目,约覆盖昭苏县甜菜种植面积的83%。项目引入“订单农业+保险+期货”的模式,实现了保收稳产的目的。

如今,在新疆因“保险+期货”得到实惠的农民很多。新疆证监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首次开展试点至今,新疆已累计开展50个‘保险+期货’项目,涉及棉花、红枣、玉米、豆粕、鸡蛋、甜菜、苹果和生猪等8个品种,覆盖8个地州市的21个县市和兵团9个师市的12个团场。承保农作物面积达287.92万亩,惠及经营主体及农户约9.3万户,累计提供170亿元的保险保障,赔付近17亿元,赔付率高达118.5%,为112.77万吨农产品保‘价’护航。”

责任编辑:孙宇 热汗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