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地州巡礼】博尔塔拉:“红果果”变“金果果”

发布时间: 2021-05-24 12:19:59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宋雅文

5月18日一大早,精河县托里镇吾夏克巴依村村民齐贺旗来到枸杞地里拔草。“去年,合作社种植的枸杞收成不错,市场价格也比较高,每亩地有4000多元收入。”齐贺旗高兴地说。

今年47岁的齐贺旗从小在枸杞地里长大。“我出生时,父亲就已经在种植枸杞了,他靠种植枸杞养大了我。”齐贺旗说。

齐贺旗的父亲齐学俊告诉记者,精河县以前只有野生枸杞,多散生于房前屋后、田边地角和戈壁荒滩。

改革开放初期,精河县不少农民在盐碱地里种植小麦,但由于产量低、品质差,大多数农民只能维持温饱。为了提高收入,少数农民开始大胆尝试种植枸杞。刚开始种植枸杞时,由于产量和收购价都比较高,不少农民靠种植枸杞成了“万元户”。

齐学俊说,他当时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种植枸杞的,没想到挂果第一年就有药材公司上门收购。

1984年,精河县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枸杞。不过,随着枸杞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枸杞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了品种良莠不齐、病虫害严重等问题,精河县枸杞产业一度陷入发展“瓶颈”,枸杞种植面积锐减。

“以前我们种植的枸杞是老品种,病虫害也多,再加上人工费用高、枸杞价格下滑等原因,慢慢地很多农民也就不种枸杞了。”齐学俊回忆道。

为此,精河县采取措施,紧紧围绕扩基地、提品质、搭平台、抓招商的发展思路,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开出“质量兴杞、绿色兴杞”的枸杞产业振兴“药方”,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引种育苗力度,选育出适合当地生长的枸杞苗木,从源头上提升枸杞品质,推动枸杞产业由量变转为质变。

2007年,齐贺旗从年迈的父亲手中接棒,继续种植枸杞。“当年,我承包了80亩枸杞地,选用当时市场上最新、最优的品种,还专门学习了先进的栽培技术、规模化种植及标准化管理方法。这一年,我的收入近20万元,这让我对种植枸杞更加有信心了。”齐贺旗说。

如今,齐贺旗和当地几个枸杞种植大户一起成立了枸杞种植合作社,带着村民一起种植枸杞,通过采用“合作社+企业+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整合土地、统一种植、制定标准,从种植、加工、流通环节进行质量追溯。每年合作社种植的枸杞一成熟就被订购一空。小小的枸杞不仅改变了齐贺旗一家人的生活条件,也让越来越多的精河县杞农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齐贺旗说:“枸杞种植很有前景,下一步,我们还要逐步扩大枸杞种植面积,实行绿色、有机种植。同时,还要依托旅游业开发枸杞采摘项目,努力打造集观光、旅游、采摘、深加工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业态。”

责任编辑:张权 惠疆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