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春风化雨润桃李 润物无声洒春晖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区教育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 2022-09-13 09:46:02 来源:阿克苏日报

阿克苏新闻网/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张路

春风化雨润桃李,润物无声洒春晖。教育是攸关国家发展、民族兴衰的“百年大计”,也是寄托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期盼的民生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区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着力打造区域性教育人才高地,统筹实施各类教育惠民工程,教育投入不断加大,资源配置更加均衡,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创历史新高,高中阶段“普职比”大体相当,高考录取率在全疆持续领先,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提质发展,构建起从小学到大学完备的教育体系,阿克苏教育事业逐步驶入快车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和重大成效,以崭新面貌、全新格局步入最好发展时期,教育人才高地建设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新疆理工学院一角。

打造优秀教师队伍

九月的清晨,走进中国传统书院式的阿克苏市第十八中学,同阵阵花香一起飘过来的还有充满朝气的琅琅读书声。教研室里,几名教师围绕如何展开新学期教育工作各抒己见。

“重体验,情景教学。”英语教师吕辉云首先发表意见,“党和政府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我们要经常让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里、课堂外进行语言体验,在实践中感受语言、运用语言。”

“这个学期是学校建成后第一个学期,要让学生适应新环境,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初中语文老师邱红梅说。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交流各自积累的教学经验,而这样的讨论在今后工作中会持续进行。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十年来,地区各地各学校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每位新入职教师安排本学科骨干教师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入职前开展岗前培训,入职后,教育局开展蹲点培训、学科竞赛、访谈等,通过开展“汇报课”、师徒“同课异构”等活动提高新教师教学技能,以青年教师群体为重点,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2017年以来,地、县两级共组织培训教师约11.6万人次,开展骨干教师“国培计划”“区培计划”培训1.8万余人。   

阿克苏市高级中学副校长、杭州市援疆教师领队李鸣主持的“杭阿共建青蓝物理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援疆教师焦鲁溢主持的“杭阿共建青蓝英语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是杭州师范大学附属阿克苏市高级中学“青蓝工作室”重点工程,这一工程着力培养青年教师,让青年教师有了施展抱负的舞台。

李鸣一个人就结对了15名徒弟,不仅钉钉直播参与或者电话嘘寒问暖,还常常跑腿听课交流,提升徒弟们的教育教学本领。“我希望借助信息化的手段着力提升他们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新课程教学研究水平,全力培养一支能为阿克苏市教育事业持续造血的教师队伍。”李鸣说。

共学共论、师徒帮带、研训一体……地区教育系统与地区社科联联合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柯柯牙精神文润”“石榴花开”“润源文化”“林基路红色印记传承”“鼓悦润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系统“文化润疆”七大文润名师工作室,依托地区新时代“十百千”名师培养工程,分批培训教师10万余人次,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教师梯队建设成效进一步凸显。截至目前,地区评审出8名地区“名师”、107名地区“学科带头人”、260名地区“教学能手”,切实发挥了辐射、带动、引领作用。

十年来,地区教师工作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标本兼治的政策措施,创新人员编制管理,下大力气补充引进教师,改革教师选聘机制,强化教师培训培养,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关心关爱教师,提高教师待遇水平,使教师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能力逐步提升、工作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扎根边疆、安心从教的工作热情持续迸发,截至2021年底,地区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43135人,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素质不断提升,为深入推进地区教育事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库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参观党史手工、书法、剪纸作品展览。

教育投入高位运行

崭新漂亮的校园,大气美观的教学楼,欣欣向荣的绿色景观,新学期伊始,温宿县第七中学迎来高光时刻。

温宿县第七中学是温宿县契合群众接受优质教育期盼、全面优化教育布局、打造教育人才高地建设的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12年一贯制学校,毗邻新疆理工学院、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和阿克苏教育学院,可容纳7950名学生就读,9月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如温宿县第七中学一样,十年来,地区各地一座座新建学校拔地而起,一所所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办学条件的改善如同春雨,滋润着希望的萌发,夯实着小康的根基。舒适、安全的校园环境,让幼儿园、学校成为家长和孩子们心中“最美的风景”,不管是城区学校还是乡村学校,教学楼、运动操场、电脑教室、现代化教学设备等基础设施都已成为学校的标配。

“最开始学校只有几间土坯房教室,学生的课桌是用木板搭起来的,墙面抹上水泥就是黑板……”9月6日,回忆起刚来到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工作时的情景,该校副校长李永红感慨万千。

这些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下,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的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楼、宿舍楼、餐厅一应俱全,学校也被纳入国家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范畴,享受与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同等待遇的义务教育经费、取暖费、营养餐补助资金等。

走进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任何一间教室,都能看见教师们利用“班班通”为学生授课,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方便了实操训练。“搬进新校区之后,崭新明亮的教室、干净整洁的教师宿舍和完善的教学设备让人眼前一亮。”李永红说。

像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一样,目前地区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建成计算机教室841间,录播教室324间,多媒体“班班通”设备15855套,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班班通”覆盖率100%,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100%。

十年来,地区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坚持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区域内校际间办学差距、整体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务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全面改薄”工程,通过新建、改扩建及优质学校设立分校等方式,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大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力度,不断增加义务教育学位供给,有效缓解了超大班额和学位不足的问题。仅2016年以来,教育经费总投入就高达536.1亿元,教育投入连年只增不减,教育经费年平均增长率为10.2%,一批新建幼儿园、中小学校园拔地而起,确保县域内每所小学、初中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达标,奠定办好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坚实基础。

优质公平教育机会均等

阿克苏市天杭实验学校教师刘明兰曾多次到依干其镇中心小学讲课,每次去之前她都会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讲课时也会努力给听课教师多教点“实招”。“我们会集体备课、共同教研,保证城乡教学规范运行、同步提升。其实,这也是为城乡学生提供均衡化教育资源的一种办法。”刘明兰说。

像刘明兰一样,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公平的教育,地区教育系统推行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捆绑式发展、集团化办学”模式,通过“教学捆绑、教师捆绑、责任捆绑、利益捆绑、考核捆绑”五个捆绑,构建城区教学管理示范校捆绑帮扶乡镇薄弱学校发展模式,发挥优质教育资源优势,持续推动90个教育集团的469所乡、村级学校捆绑联盟发展。仅2017年以来,各县(市)就选派4316名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教师城乡间、校际间正常流动,调整了各学校师资、学科不平衡问题,推进了优质教师资源共享,2020年地区全域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

享受公平教育机会每一个少年儿童都不能少。在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化发展的同时,地区全面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通过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实现到2022年地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7%以上的目标。

柯坪县盖孜力克镇中心小学教师吾拉木·热合曼和热比古丽·阿不都热依木每周都要去喀拉玛村学生比拉力江·艾尼玩家中送教,因肢体二级残疾,比拉力江·艾尼玩生活不能自理,不能到学校读书。

2019年3月以来,吾拉木·热合曼和热比古丽·阿不都热依木承担起“送教上门”的任务。“有些家庭因为给孩子看病等原因生活困难,我们通过‘送教上门’的方式教孩子们学知识,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吾拉木·热合曼说。

在阿克苏启明学校,不少学生受益于浙江援疆儿童康复救助“启明行动”,受益于此的孩子们重见光明、重获新“声”。学校还与浙江省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及6所特殊教育学校组成了“浙江—阿克苏特殊教育发展联盟”,启动特殊教育未来名师培养计划,线上线下开展师资培训、跟岗培养、联合教研活动等,让残疾儿童有了更加美好的明天。

与此同时,地区各地通过常态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 创新实施浙阿“百校十万‘石榴籽’青少年融情工程”与援疆省市学校结对等方式,实现多层次多形式结对交流全覆盖,让各族青少年在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中共同成长。

阿克苏市第十八中学一角。

高等教育内涵不断提升

5800余名毕业生,就业率达97%以上、与180余家用人单位建立联系……这是新疆理工学院为提升学生就业率所出的实招,推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2015年,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阿克苏校区)在温宿县新城区的一片荒滩上拔地而起,崭新的教学楼、操场、宿舍相继建成。2019年6月10日,教育部正式批准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阿克苏校区)转设为新疆理工学院,这是地区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填补了阿克苏没有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空白。

宽阔的操场、明亮的教室……穿行在新疆理工学院,一流的校园建设让人耳目一新,该校已经成为南疆乃至全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和现代文化引领方面的重要基地。“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和新疆理工学院共同成长,为阿克苏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适应新疆特别是南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应用、技术推广、技术开发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是我的责任。”该校教师韩娜说。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近年来,地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为打造区域性教育人才高地和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奠定坚实基础。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措并举打好系列联手牌,培养“留得住、下得去、用得好”的人才,累计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4.8万余人,培训社会急需技能人才 5万余人。近五年,该校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社会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95%以上毕业生在新疆就业,80%以上毕业生扎根南疆四地州,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大提升。

新疆依翎针织有限公司工人阿娜尔古丽·吐尔逊就是订单培养的代表,她毕业于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工程系,在学院的帮助下,2019年6月她和几名同学一起来到新疆依翎针织有限公司实习,2020年7月毕业后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现在我每个月工资3000元,我要更加努力,争取拿更高的工资。”阿娜尔古丽·吐尔逊说。

按需培养人才,推动职业教育向企业实际需求发展,推动企业培训直接进校园,建立校中有企、企中有校的人才培训格局,这是阿克苏职业教育的大突破。“从前,人才培养重视技能养成,而今订单培养意味着职业教育实现学校到企业、学生到职工的环境和身份‘双转变’,确保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就能实现高质量就业。”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张真说。

十年来,地区各级财政先后投入经费建设地区直属职业技术学校和县(市)职业技术学校,全地区现有高职院校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0所(含特教学校附设中职班),技工院校11所,实现“七县两市”全覆盖,初步形成了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引领、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职业技能培训为支撑、企业内训和乡镇农牧民文化技术培训为补充的职业教育体系。

如今,地区已形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幼儿园总量持续增加,除保证小学、初中、高中入学率外,职业教育布局持续优化,实现每个县(市)都有技工学校,初高中毕业未升学、未就业学生职业教育全覆盖,新疆理工学院成为南疆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责任编辑:孙宇 热汗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