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以产业促就业 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驻乌什县依麻木镇库尔干村工作队

发布时间: 2021-03-18 09:46:55 来源:阿克苏日报

乌什县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天山山脉中段南麓,托什干河流经此处并汇入塔里木河,让这里山水相依,被誉为“中国西部生态明珠”。从乌什县城向东北行进约20公里,在托什干河沿岸,坐落着依麻木镇库尔干村。

在河水的滋养下,库尔干村的人们历来以种植果树、粮食、蔬菜为生,但受制于夏热东寒的气候条件和盐碱含量高的土壤条件,这里作物结构单一,村民忙忙碌碌,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挣扎在贫困线下。

2017年,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工作队驻村以来,在调整种植结构的基础上,坚持以“产业+就业”的双轮驱动模式,同步推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村民走上脱贫致富路。

随着气温回升,库尔干村的养殖基地一派繁忙景象。每年4月是兔子的繁育期,也是工作人员最忙的时候。“每天要清理厂子、喂饲料,兔子繁育的时候我们更要好好饲养……”村民图尔贡·马木提说。

兔子养殖是工作队2018年引进的一项精准扶贫项目。当时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商量后,决定在村里推广兔子养殖项目。但是,工作队在走访中发现村民对养兔子并不感兴趣。

“我们养过鸡、鸭,但没有养过兔子,当时担心养不好没有收入,所以不想养。”……

考虑到村民的顾虑,工作队召集村民和村干部一商量,干脆把和村民的合作转为和村委会合作,让村民看到效益之后,再由村委会引导村民养殖兔子。2018年养殖基地建设之初,村民图尔贡·马木提就通过村里举办的技能培训,来到这里上班。踏实肯干、勤学上进的他成为养殖能手,一家人顺利摘掉了“贫困帽”。“以前家里人多地少,收入不高,一直想找工作,养殖基地建成以后我就来上班了,很喜欢现在的工作。”图尔贡·马木提说。

现在养殖基地年产幼兔12万只,解决30人就业,人均年增收2.5万元,每年村集体分红16万元左右。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驻库尔干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谭立文说:“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强化科学养殖技术培训,引导更多村民在自家院落里养殖兔子持续稳定增收。”

除了带领村民发展养殖,工作队还调整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黑木耳种植产业,引导48户困难村民种植黑木耳,户均增收5300元。斯迪克·马木提一家4口人靠10亩地维持生活,经过前期的技术培训,他从2018年开始在自家院落里种植黑木耳,收入逐渐增加。他说:“我家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种地加上养殖,年收入达12万元。”

去年,斯迪克·马木提到村里的黑木耳种植基地上班,每月工资5000元,家里还买了3头牛。

引导就业稳脱贫

长期发展,需要全面规划。为让村里的主导产业发挥效益,依托政府各项帮扶项目,先后建设了玉米加工厂、纺织厂,积极引导村民创办小微企业、合作社,不仅提高村集体收入,还吸纳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就业,产业带贫益贫效果明显,为稳定脱贫注入不竭动能。

穆萨·克热木原本是村里的贫困户,2018年在工作队的帮助下,不仅搬进了安居富民房,还申请5万元贴息贷款建起了木屑厂,脱贫后还带动村里5名困难村民就业。“以前没有一技之长,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这几年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在工作队的带领下,我开始做生意,还帮助困难村民增收。”穆萨·克热木说。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在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村里所有贫困户都摆脱了贫困,每户至少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如今的库尔干村由原先的国家级深度贫困村蜕变为远近闻名的脱贫攻坚示范村。

库尔干村党支部书记努尔麦麦提·尼亚孜说:“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工作队和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我们能过上现在的幸福生活,不能忘记党的恩情,不能忘记工作队和扶贫干部。”

(记者 邓丽娟 通讯员 艾克热木)

责任编辑:惠疆秋 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