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最强大脑”组团来疆激活科创动能

发布时间: 2022-09-06 13:30:34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第一观察】

7月17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产业振兴创新发展院士论坛系列活动之一的‘丝路水论坛’”在自治区水利厅召开。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谢龙 摄

7月15日,院士、专家们在克拉玛依市黑油山参观调研。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秦梅花 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谢慧变

今年7月,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百余名院士和新疆有了一段密集而深入的互动。新疆绿色矿业发展院士论坛、“院士新疆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产业振兴创新发展”院士论坛、“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绿色发展高端论坛等相继举办,百余名院士专家齐聚新疆,通过院士论坛、圆桌会议、组团式调研等方式,共同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把脉会诊。

时间已经过去了1个多月,但这段高频而深入的互动,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依然值得回味。

信心

未来发展潜力无限

“问得细、聊得深,还签订了合作协议……”回忆起不久前202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行”专家团队到企业调研,新疆精杞神枸杞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戴旭升话语里满是激动。

“我们不缺好的原料、不缺市场,就缺技术,缺关键核心技术……”戴旭升说,仅靠企业和国内知名专家建立联系很难,这次活动为企业带来了“智囊团”,有了技术作支撑,未来把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更足了。

院士专家来到新疆,受益的不只是企业。

此次“院士新疆行”活动,在我区落地了一系列合作协议,有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中国工程院签订的战略层面的框架合作协议,有盐碱地治理、骨科、水产养殖等具体领域的合作协议,还有校地合作、共建创新平台等合作协议。

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王光强说,大批院士专家带着团队、项目、人才到新疆来,意味着大批研究成果将在新疆落地转化,从另一侧面也证明了新疆具有充分的发展潜力,对院士专家也极具吸引力。

对此,新疆新能源材料专家、高级工程师范成伟感触颇深。作为此次“院士新疆行”活动的陪同调研专家,他对新疆的发展潜力有了新认识。

“区位优势独特、资源优势突出,几乎是院士专家的共识。”范成伟说,新疆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在当前背景下,我们更应当抓住机遇,利用好院士专家这个高端智库平台,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院士及其带来的高端人才团队,不仅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发展信心,还带动一个行业乃至整个地区自主创新的热潮。

查看棚内温度、湿度,督促大棚施工进度……近日,铁门关市康博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建萍已经在设施大棚里连续忙了好几天,50岁的她总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她的信心源自公司设施大棚水产养殖项目得到院士的认可,中国工程院包振民院士不仅高度肯定了该项目,并对接下来怎么干给出了思路。

“现在每天想的是如何做得更好,形成成熟的模式后逐步推广,带动周边更多老百姓增收致富。”马建萍说。

机遇

借力高端智库“洼地”变“高地”

“新疆水果名气大,但知名品牌不多”“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水肥一体化技术不到位”“当前新疆油气资源仍处于低勘探程度”……7月18日召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行”恳谈会现场,院士们经过充分调研后围绕不同行业领域提出问题。

问题很尖锐,但同时给出了解决办法。

新疆熙菱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何岳期待这样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成为常态,因为他刚从这样的交流中尝到了“甜头”。

前不久,“院士新疆行”专家团队到他所在的公司考察、调研,并举办了座谈会。时间虽短,但何岳从现场找到了“对口”的院士。

“院士的研究领域跟我们公司的发展方向非常契合。”何岳很兴奋,像是捡到了宝。他计划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和院士团队建立长久合作机制,为公司更好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作为一家致力于为数字政府、产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提供智能、精准、高效的数据分析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软件企业,高端人才引进难是公司眼下面临的迫切难题。

“此前企业也通过和各大高校建立合作等方式引进高端人才,但效果并不理想。”何岳说,他期待政府层面能够出台更多好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到新疆来发展。

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引进院士团队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技术难题是当前全国各地普遍采用的模式之一。

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2013年建立院士工作站,作为进站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亚通过项目合作及咨询服务,不仅带动了企业科研成果转化,还通过“传帮带”为企业培养了大批青年科技人才。

该公司高级经理刘霞说:“未来公司计划通过和院士团队合作成立研究院,聚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目前,新疆符合条件的院士工作站仅有十几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咨询新疆工作站(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新疆工作站)负责人郑克说,新疆本土院士有限,未来通过何种方式引进高端人才并建立长久合作模式,仍在进一步探索中。

“引进高端人才,不只是引进院士和团队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通过合作,形成自己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渠道。”范成伟说,新疆实现高质量发展,本地科研人员更要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带着问题沉下去搞研究,集智攻关,真正解决一些生产中存在的关键“卡脖子”技术难题。

思考

探索合作模式释放最大潜力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新疆不再是边远地带,而是一个核心区、一个枢纽地带,发展优势不言而喻。

如何将优势进行充分释放?7月18日召开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产业振兴 创新发展”院士论坛上,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刘卫东给出了答案:“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核心就一条,把产业做大做强,而发展产业现阶段离不开创新。”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

不久前,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设立100亿元人才发展基金,支持重大产业项目、重要建设工程、重大科研平台、关键民生领域等人才培养引进,有力推动保障重点人才工作。

其实,对于如何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为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新疆一直在不断探索。

2006年,天山南北院士行启动。截至目前,已有近千名院士来到新疆,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瞄准新疆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深入天山南北,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谋划和推进新疆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在院地合作、决策咨询、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细数和院士的合作不难发现,虽然和院士团队的合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院士力量相对薄弱、合作模式单一、问题供需不对称等。

记者了解到,在浙江、山东、上海、河北等地,发展“院士经济”正在成为一股新潮流。我区未来如何借鉴这些省市的先进经验,真正将高端人才引进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真正发挥高端“智囊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仍需进一步探索。

为了更好服务院士团队,促进新疆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与院士专家的智力优势、技术优势深度融合,借助今年的“院士新疆行”活动,自治区科协发起成立院士联合会。

王光强说,未来,自治区科协继续以“院士新疆行”活动为载体,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为院士来新疆创造更好的条件,真正发挥好院士团队高端智库的作用,努力搭建好科学决策咨询平台、科技合作平台、科技人才成长平台、高层学术交流平台和科普宣传平台,为新疆产业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点评经纬

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谢慧变

7月,近百名院士身怀“锦囊”来到新疆,为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如此众多的院士联袂来疆,充分彰显了当下新疆对人才的渴望。

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

院士代表着某个领域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研究表明,一个产业领域的院士,可以带动一个区域相关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特别是在产业发展初期,院士的引领作用尤为明显。

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做支撑,新疆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是纸上谈兵。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人才。

今年,自治区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识才爱才敬才用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新疆成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

和其他省份相比,新疆在政策、资金等硬件方面并不占优势。要想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需要转变观念、另辟蹊径,在软件上做文章。

院士专家来到新疆,吸引他们的不仅仅是新疆雄厚的资源优势、巨大的发展潜力,更是我们对人才渴望的态度。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因此,我们要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更要着重思考如何创造条件让人才愿意留下来,发挥更大价值。同时要抱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态度,让人才即使不在新疆也愿意为新疆的发展贡献力量。

当然,引进人才也不能“招来女婿气走儿”。在重视引进外来人才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如何服务好本地人才,更加重视培养本地人才,努力营造近悦远来的用人环境,让人才发展和新疆高质量发展的乐章同频共振。

责任编辑:艾孜孜 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