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阿克苏

地委政策研究室(改革办、社科所)

发布时间: 2022-11-28 09:45:06 来源:阿克苏日报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为我们做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国发展进入了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地区社会稳定工作面临许多新任务,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准确把握地区社会稳定新形势新变化,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阿克苏,确保地区政治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

一、弘扬斗争精神,确保政治更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这深刻揭示了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上政治安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必须把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坚定维护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要打好涉疆斗争“舆论仗”。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创新提升正能量传播力,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利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就,讲好阿克苏故事、传播阿克苏声音,全方位展现阿克苏社会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创新工作机制,把我们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人力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广大群众等各社会群众力量,广泛开展发声亮剑、现身说法,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涉疆对外宣传体系,坚决挫败美西方“以疆制华”图谋。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始终警惕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分化图谋和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深入开展反间防谍和防泄密活动,持续深化《国家安全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反间谍法》等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各族干部群众保密意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深入开展反邪教斗争,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法轮功”“全能神”等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及时教育挽救受邪教蒙蔽裹挟群众,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打好风险防范“持久仗”。始终树牢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准确把握矛盾风险新趋势新特点,持续加强社会民生、家庭邻里、涉疫情等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注重化解历史遗留积累的存量问题,着力管控新形势下出现的增量问题,坚决遏制各类矛盾问题交叉感染、叠加升级产生的变量问题,确保风险不累积不扩散不升级。健全完善重大事项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推动风险监测、研判、预警、处置各环节有效衔接。

二、坚持依法精准,确保社会更安定。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法治作为现代化治理的基本方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基本保障。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推进法治阿克苏、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深化依法治阿。依法治阿是维护地区社会稳定、促进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地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必然选择、必由之路。要深入领会、准确把握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的精神实质,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方法来防范风险、打击犯罪、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自觉性。要加快法治社会建设,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全面深化依法维稳。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专业化,坚决扛起维护社会稳定重大政治责任,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依法开展反恐和去极端化斗争,坚持凡“恐”必打,露头就打,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不动摇,依法精准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防止重大暴恐案件发生,绝不让来之不易的维稳形势发生逆转,确保地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深化依法治网。坚持依法管网治网,建立健全地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全天候、全方位对地区网络安全态势进行全面监测、重点监测,持续开展系列“清朗”专项行动,依法打击处置网络谣言、有害信息和虚假信息。完善依法办理、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三同步”工作机制,及时回应关切、澄清事实、消除误解、辟驳谣言,及时稳妥处置地区重大敏感舆情,有效化解重大舆情风险,有效净化网络舆论生态。

三、深化社会治理,确保人民更安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安全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分量越来越重,标准要求更高,必须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社会治理成果更多更好公平惠及人民群众。坚持强基导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推进重心下移、资源下投、力量下沉,整合基层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等资源力量,健全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决机制,努力把小问题小矛盾化解在基层、在萌芽。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持续整合社区、物业两种力量,推广完善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融合发展“大物委”模式,把服务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坚持系统观念。要加快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做强组织指挥体系,推动县(市)把社会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统筹研究部署、统筹资源力量、统筹推进工作落实。探索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五治”方式,把社会治理要求贯穿到行业、系统、领域的条和线上,依靠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把社会治理措施落实到人、地、事、物、组织的点和面上,强化全周期管理、全要素保障,形成上下联动、各方协同、保障有力的社会治理机制。坚持人民至上。牢牢把握人民满意这一根本标准,畅通群众参与的制度化渠道,创新完善群众工作机制,推动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常态化,做到居(村)民有需求、基层有回应。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打击整治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违法犯罪,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儿童、老人、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违法犯罪,深入整治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新型网络犯罪,切实保障各族群众人身权、财产权。深化“放管服”“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行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孙宇 热汗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