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丨热闹巴扎背后的繁荣密码——南疆乡村经济观察之二

发布时间: 2022-05-08 00:30:57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原创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东莱 米日古力·纳斯尔

巴扎即集市,是古老而普遍的市场形态。千百个巴扎分散在绿洲里,成为南疆农村大部分消费需求的集散地,当南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并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不断探索时,巴扎的状况如何,实际上是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从不拒绝自食其力者

5月4日,莎车县伊什库力乡巴扎开市。这是一个南疆农村极普通的巴扎,规模适中,负责人阿卜杜赛麦提·哈力克早早打开了市场的门,迎接商户进场。除去自己批发水果的生意,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收入来自每周三巴扎日的摊位租金和牛羊进场费。

很快,巴扎上就人头攒动。鞋匠阿不力孜·赛买提支好自己那条残疾的腿,系上皮围裙,开始了一天的生意。补鞋5元、擦鞋3元,除去成本,一天能有几十元收入。他周围七八个鞋匠都是老人。“我去不了别的巴扎,每星期来一次,一个月能有几百块收入,我有低保,但钱又不烫手。”阿不力孜一边笑一边给人擦鞋,阳光就洒在他脸上。

巴扎不仅让右腿有残疾的阿不力孜·赛买提能自食其力,还给他提供了与人交流的场所。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东莱摄

南疆绝大多数乡镇都有巴扎,固定商户至少在120户以上,临时经营者数量更为庞大。巴扎是一种包容性极强的经济形式。一个人生活困难了,或因身体原因无法务工务农,在巴扎上交5元或者10元的临时摊位费,卖水,补鞋,一天也能挣个几十元。这里从不拒绝任何想要自食其力的人。

喀什市英吾斯坦乡巴扎上,商户吐尔逊·吐迪正在卖粮油,他一周赶两处巴扎。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吕伊晗摄

“天边”的商品也可以出现在巴扎。我国中东部地区每年生产亿万片手机膜,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正在助力伊什库力乡一位22岁的女孩圆梦。巴哈尔古丽·买买提一周有6天都在不同的乡赶巴扎。她在路边摆了个小桌子,放个电动喇叭替她吆喝。

这位姑娘花3天时间学会了贴膜手艺,从喀什市进货,膜、手机壳都卖5元,贴膜另收5元。巴哈尔古丽每天能贴50个膜,利润约300元左右。“我最近才开始做,每个巴扎交临时摊位费,有的地方一天10块,有的20块。我打算挣够一笔钱,然后开个蛋糕店。”巴扎,让年轻人的创业相对容易。开放式、低门槛的经济形态,为无数缺乏高级技能的普通人提供了自食其力的平台。

巴哈尔古丽·买买提正在给顾客贴膜。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东莱摄

“去年我压力很大,疫情时商户和农民都在给我打电话让开市。巴扎里上千个摊位,每个摊位后面都是一大家子人的生计呢。”5月5日,温宿县宝地综合农贸市场负责人阿卜杜柯日木·阿卜力米提说,“巴扎在温宿县城和托乎拉乡交界处,每周六的巴扎日,2万的人流量很正常,东西便宜嘛,所以对商户和居民都重要。”他一直给50余名经济困难的商户免除摊位费。

承载农村强烈需求

在南疆,成熟的巴扎基本上有三类:中心城市的大巴扎、位于交通枢纽地带的中心巴扎、普通乡村中的巴扎。

喀什市“东巴扎”正式名称是“喀什中西亚国际贸易市场”,这里2851名固定商户的店铺里,汇集着周边中西亚国家琳琅满目的商品。“目前市场刚迁新址,正常年份巴扎的年交易额在8到10亿元。”市场负责人岳绍康说。

通衢之地的专门化巴扎亦繁荣昌盛。巴楚县色力布亚镇牛羊巴扎位于阿克苏、和田、喀什三地之间,是南疆最大的活畜交易市场之一。“旺季巴扎日资金交易量约6000万元,淡季也有2000万到3000万元。”巴扎负责人李玉峰说,“政府把市场从拥堵的色力布亚镇中心搬到这里,升级基础设施后交由我们管理,大大方便了百姓,促进了市场繁荣。”

更多的巴扎以一个乡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莎车县伊什库力乡巴扎上,餐饮区、服装区、蔬菜区、活畜区等分类明确,每个固定商户都配有消防器材。“和以前变化太大了,我们通过项目资金对巴扎硬件环境进行升级改造,再通过招标,引入企业进行管理。”伊什库力乡副乡长吕鹏说。

近年,在政府项目资金支持下,南疆巴扎的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商品和服务从不同方向汇聚至此,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承载着商户和农民的强烈需求。

喀什市英吾斯坦乡巴扎,木匠卡斯木·吐尔逊正在做坎土曼手柄,他手中的刨子用了20多年,巴扎是他主要的销售地。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吕伊晗摄

所有人都能在巴扎找到适合自己的消费区间。乡镇巴扎一周开一天,其余时间里,市场管理方忙于恢复卫生环境,村民则在等待。这是巴扎与城里商场的最大区别之一:巴扎日那天的消费,是爆发式的。

“女人花钱多,给自己买完给家人买,两三百元花掉呢,”伊什库力乡巴扎负责人阿卜杜赛麦提说,“男人巴扎上要么不花钱,就吃点烤肉,要么就花大钱,牛羊跟前转一圈,几千上万元出去了。”

巴扎上,商户们薄利多销,除去牛羊等物,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都很便宜。在刚刚脱贫的南疆,巴扎成为农村居民拓宽收入渠道,降低生活成本的关键平台。很多商户即是农民,他们娴熟地在“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转换角色。

艾科拜尔·赛来是喀什市阿瓦提乡阿曼拉村农民,家里2.7亩耕地种小麦和大田蔬菜。每年3到5月,他一周有4天在巴扎上兜售自家院子里的梨、樱桃、玫瑰等苗木,菜有一部分也在巴扎上出售。

“苗木平均一天能卖800元,好的话有2000元。”在喀什市英吾斯坦乡巴扎上,艾科拜尔收入不错。和绝大多数售卖自家土产的农民一样,艾科拜尔并不算自己的人力成本,销售额基本就是利润。他也是消费者,三轮车车把上挂着一个“精品男鞋”的盒子,鞋是在不远处摊位上买的,60元。

粮油摊主吐尔逊·吐迪的营业额虽也有几百到一千元,但粮油要进货,除去成本利润约一百元。可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很少会赔钱。不亏,就有可能坚持;坚持,生活中就会一点点发生变化。

挑战下的繁荣趋势

如今,随着各种经济新形态的兴起和农村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巴扎上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出现。“我们乡离县城很近,好多人直接去县城花钱了,”伊什库力乡巴扎负责人阿卜杜赛麦提说,“艾力西湖镇巴扎离莎车县城30公里,那边就没受太多影响。”

因为毗邻县城,温宿县宝地综合农贸市场商户阿依仙木古丽·阿吾提正在烦恼。“我卖服装,但网购竞争太激烈,快递直接到家了。”随着物流和电商网络的下沉,近城巴扎中的一些品类经营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但餐饮却始终稳定。

那些远离县城的乡村巴扎也受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喀什市英吾斯坦乡巴扎,女装普遍是40岁以上风格。“现在年轻人都喜欢出去打工,直接在城里买衣服,所以我做了调整。”商户热孜完古丽·库尔班说,“但生意还是逐步在好,以前人们就过节时买衣服,现在平时也买。我赶5天巴扎,平均每天销售额有2500元。”

一些门类在弱化,一些新门类又出现。当阿依仙木古丽售价百元左右的服装生意被电商步步紧逼时,售价6.5万元的植保无人机出现在色力布亚镇牛羊巴扎。“农业升级有这方面需求。我们对客户免费培训,一天能飞1000亩地,非常适合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植保。”销售员阿布都拉·艾尼说。

农村的购买力正在不断上升,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75元,比2016年增长5391.82元,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91.16亿元,比2016年增长234.4亿元。“2018年,我们乡人均纯收入7481元,2021年是13079元,增长快5600元了,”莎车县伊什库力乡副乡长吕鹏说,“农民手里有钱后舍得吃穿,想干的事也越来越多。”

人头攒动的南疆巴扎。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吕伊晗摄

“这个好卖那个不好卖都是小事,不好卖我就换一个,最重要的是我来巴扎方便了,进货也方便。”温宿县农民买买提江·艾买尔说,“我卖苗木和水果,现在大家往来都方便了,巴扎上到处都是人,这样就好,没有人,和谁做生意呢?”

相关链接:石榴快评丨优化营商环境,别遗忘巴扎

责任编辑:艾孜孜 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