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守望四十载 不舍两代情

发布时间: 2021-08-15 16:46:47 来源:天山网

【民族团结一家亲】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郑卓

7月30日,疏附县良种场种植园里,种植户纳麦提江·喀斯木忙完了地头的农活,挑了几个熟透的西瓜,切开后先递给旁边66岁的程永利。

“孩子,你也快吃,累一天了。”程永利对纳麦提江说。

中午,回到纳麦提江家里,两人坐在葡萄架下,一边乘凉休息一边讨论今年的收成和明年的打算。厨房里,程永利的老伴和纳麦提江的妻子正忙活着做饭。不多时,纳麦提江的儿子回来了,端起饭碗坐到程永利身边,大口嗦着拉面。不大的小院,飘着饭菜香味,传出欢声笑语。

纳麦提江今年48岁,他和程永利不仅是邻居,也是良种场里最好的“叔侄”。纳麦提江总说,自己2岁时妈妈去世,27岁时爸爸又走了,是程叔叔像父亲一样,关心、爱护、支持他。“程叔叔一直是我爸爸的好兄弟,我的好叔叔,孩子们的好爷爷,我们早就是一家人了。”

两家人割舍不断的情谊得从四十多年前说起。

1980年,程永利一家来到疏附县良种场。初来乍到,程永利不熟悉场里情况,两眼一抹黑。听说场里来了新人,纳麦提江的父亲喀斯木张罗大伙一起来帮忙。犁地、浇水、除草,喀斯木和程永利每天都在一起劳动,日子久了,两人成了好朋友。

“我妈妈去世早,爸爸既当爹又当妈,我家日子过得很不容易。程叔叔帮我家拉肥、犁地,教我们培育麦种、棉种。”纳麦提江说,农忙时,他经常到程永利家吃饭。程永利一家也格外心疼这个从小没有妈妈疼爱的孩子。纳麦提江的父亲喀斯木去世后,程永利更是对他视如己出,把纳麦提江家里的事都当成自家事。

2009年3月的一天,纳麦提江正在地里干活,邻居慌忙跑来对他说:“你儿子快不行了,赶快回家!”纳麦提江扔掉锄头往家赶,他3岁的儿子食物中毒,倒在地上,口吐白沫,纳麦提江吓得手足无措。这时,程永利冲了进来,二话不说,把5000多元钱塞到纳麦提江手上,让赶紧送孩子去医院。因抢救及时,孩子生命无虞,并很快恢复健康。

为了帮助纳麦提江家增加收入,2016年,程永利拿出钱让纳麦提江养牛,手把手教他养殖技术。程永利成立新梅种植合作社时,又鼓励纳麦提江入社,资助他种植新梅。

“现在,我家养了15头奶牛,每年产4到5头小牛犊,一年可以挣14万元。一亩地新梅,每年能产2000公斤,毛收入2万元。”纳麦提江说,现在他是良种场第一养牛大户,日子越过越好。

每逢春节,程永利都要把纳麦提江全家叫到家里,一起包饺子、放鞭炮、吃团圆饭。过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时,纳麦提江则邀请程永利一家,一起炸馓子、做糕点、炖羊肉,热热闹闹过节。

前几年,程永利患上了手腕综合征,发病时没法下地干活。程永利老伴年纪大了,两个孩子又不在身边,纳麦提江和妻子、孩子时常过来看望,帮着做些农活家务。听到纳麦提江的儿子喊自己“爷爷”,程永利总会高兴得合不拢嘴。

今年6月,程永利旧病复发,到医院做了手术。住院期间,纳麦提江不仅跑前跑后照顾,还主动照料程永利家的65亩新梅,施肥、浇水、剪枝,从早忙到黑。

四十多年,两家人你来我往,守望相助,早已不分彼此。程永利握着纳麦提江的手说,这份情谊一定要代代传下去,永不相忘。

责任编辑:汪江 艾孜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