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文化视点】我在新疆博物馆修文物

发布时间: 2021-03-28 12:56:03 来源:天山网

工作人员在修复唐代宝花凤纹锦袖暗花绮袍。

工作人员正在对一尊文官俑进行修复。

修复成功的铁锁子甲衣。图片均由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秦梅花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赵梅

  织染技艺高超的青铜时代毛布长衣,惟妙惟肖的唐代彩绘泥塑俑,英气十足的战国时期环形马首铜短剑……3月23日,在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新疆五个国家文物局重点保护修复项目顺利结项。来自哈密、喀什、塔城等地118件(套)文物历经3年修复,在各楼层的修复室里重现昔日风采。当日,记者走进这里,聆听工作人员讲述文物重返“青春”背后的故事。

  精美长袍毛布长衣重现真容

  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纺织品组修复室里,一件唐代宝花凤纹锦袖暗花绮袍格外引人注目。

  这件暗花绮袍是于田县博物馆馆藏文物,它的外观有点类似于如今街头款式新颖的长裙,收腰、交领、窄袖,领口及袖口拼缝有红色对凤纹锦,下摆有开衩。绮袍做工很细致,款式考究,分内外两层,内部填充丝绵,内层和外层采用当时非常珍贵的绮、锦、绢制成。

  然而3年前,工作人员第一次见到它时,面貌却并非如此。“它被一条毛毯包裹,皱成一团,上面有大量污染物,我把它缓缓展开,才发现是一件精美的长袍。”新疆博物馆馆藏文物修复保护中心纺织组组长马叶桢介绍,由于这件暗花绮袍面料轻薄,内部填充物已糟朽不堪,污染、残缺等情况比较严重,修复起来难度很大,“我们只能把衣服表面与里衬分开修复,选择厚度、密度适合的真丝面料作为背衬,染成与文物相近的颜色,衬入文物下,用从绉丝纱中抽出的细丝作为缝线,进行修复工作。”工作人员历时半年,终于让它恢复真容。

  另一件青铜时代的毛布长衣,外观虽不华丽,却具有颇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这件毛布长衣出土于哈密的五堡墓地,修复前,几乎破损成碎片。“我们对它进行消毒、除尘、清洗、平整后,根据织物残存信息,参考同时期同地区出土的类似服饰,最终确定了它的形制。”马叶桢说,在进行相关检测分析后,工作人员得知,这件青铜时代的毛布长衣采用毛织物加工、天然植物染料染线,古代先民把染线纺织成以咖色为主,黄色、红色、绿色相间的条纹毛布后,最终制作成衣。为让它看上去更美观,3000多年前的古代先民还在长衣下摆和袖口处拼接上了彩色绦带作为装饰。

  哈密市博物馆文物保护部主任库尔班·热合曼说,1978年至1999年,哈密五堡墓地和艾斯克霞尔墓地陆续出土了一批青铜时代的毛布衣服和毛布帽等,是研究新疆乃至全国青铜时代纺织品文物的重要史料。这批毛布服饰年代早、数量少,不仅从不同方面展示新疆古代先民对美的向往和对织造技术的不断探索,还可从中看出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融合的痕迹。

  修复彩绘泥塑就像治疗病人

  表情夸张的杂技俑、俏皮可爱的骑马俑……走进泥塑组修复室,一排排体态不一、生动有趣的泥塑人物,让人恍若来到繁华热闹的唐代街头。

  据泥塑组工作人员关懿介绍,这组修复泥塑共计20件,均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馆藏于新疆博物馆。这些泥塑文物存在粉化、起甲、褪色等问题,有的甚至断胳膊断腿。

  考古资料显示,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从1959年至1973年,先后进行过13次较大规模的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大批俑类、文书、织物、绢画、木器文物,彩塑泥塑文物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新疆地区罕见,其中彩绘打马球俑、鸡头人身俑、劳动妇女俑等均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批彩塑造型优美写实,色彩绚丽多姿,为研究古代雕塑史、葬俗史、社会史、民族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修复这组泥塑共用了两年时间,其中修复时间最长的泥塑用时7个月,修复时间最短的用时2个月。”关懿说,修复泥塑时,就像给人“治病”。工作人员首先用显微镜观察、X荧光分析等,对泥塑病害进行“诊断”,“在了解完泥塑颜料成分、内部结构等情况后,制定出适合它的修复方案。”接着对泥塑进行除尘、清洁等工作。修复残断泥塑,工作人员还要考虑给文物“接肢”,再用文物修复专用材料将缝隙填平,然后用矿物原料进行着色,最终让修复部位和文物浑然一体。

  铁锁子甲衣看上去时髦前卫

  古代的铠甲长什么样子?在金属组修复室,7件明清时期的铁锁子甲衣,让记者领略到了数百年前的战场军威。

  与电影、电视中常见的铠甲形象不同,这7件铁锁子甲衣看上去时髦前卫。它们均由铆钉小圆环制作而成,小高领、V形领口、短袖、直身、长款,领口开襟处各有一挂钩,下摆前后还有开襟。

  金属修复组组长石亮介绍,这7件铁锁子甲衣均来自塔城地区博物馆。刚来时,上面布满黄色锈蚀,已看不出原本面貌,有的铁锁子甲衣上的铆钉环出现了松动和破损。工作人员先用工具对松动或破损铆钉环进行加固,然后开始繁琐的除锈过程。他们用机械除锈法和化学除锈法,给铁锁子甲衣对症下药,历时6个月,最终完成了7件铁锁子甲衣的修复工作。

  塔城地区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副主任李金霞说:“7件铁锁子甲衣是我们从民间征集而来,保存比较完好,有的还配备有护臂和头盔,这在国内同类文物中并不多见。”

  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副主任杨华说:“保护修复这批文物,让它们恢复原来的面貌,达到展陈要求,就能让更多人通过它们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历史。”

责任编辑:张权 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