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视点】用心用情书写援疆答卷——第十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干部人才群像
发布时间: 2023年07月27日 10:49:53 来源:学习强国
用心用情书写援疆答卷
——第十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干部人才群像
7月18日,第十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工作总结表彰暨第十一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干部人才欢迎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一批优秀援疆干部人才受到大会表彰,一批新的援疆干部人才奔赴新的岗位。援疆事业,在不断接续中谱写新的篇章。
三年前,带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带着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对新疆各族群众的深深关爱,第十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干部人才抵达新疆,开启了一段援疆旅程。
三年来,援疆干部人才在新的岗位、新的领域,用实际行动回答了“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的时代之问。
三年来,这些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的援疆干部人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新疆当家乡,把群众当亲人,全身心投入新疆经济社会事业建设中,展现着援疆干部人才的时代风采。
舍家报国,初心如磐
“从踏上旅程那一刻起,我深知援疆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2020年3月,中组部、教育部第九批和第十批援疆干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郑英宁提前进疆工作,开启了他与新疆的不解之缘。
作为新疆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郑英宁借鉴对口支援高校的先进人事管理经验,指导开展学校行政管理岗位全员聘任工作,推进学校人事人才制度改革有序、有质、有效;在促进学生就业工作中,他通过访企拓岗、搭建校园云就业平台等方式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为体现新疆农业大学综合性大学优势,他强化产教融合,积极组织校内“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赛事,培养出一批能落地、有产业、有规模、有效益的创业项目。
师生们说,从郑英宁的身上,看到了一位援疆干部人才的使命担当和奉献精神。像郑英宁一样,援疆干部人才舍家报国,初心如磐,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
——共青团中央援疆干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委副书记艾里肯江·阿布来提争取兵团党委和团中央支持,全力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提质扩容,三年累计组织11500余名高校大学生来兵团服务,2023年实施规模计划超5000人,创历史新高。
——鞍钢集团有限公司援疆干部,新疆天恒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建宇在建筑工地上拼搏三年,建成了新疆游客集散中心等一批重点工程。
——司法部第十批援疆干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戒毒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叶建勋是中国社科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他在新疆司法警官学校开设的法律讲座,让师生们津津乐道、回味无穷。
一腔热血援疆行,两地奔赴守初心,正是援疆干部人才事迹与精神的写照。
奉献担当,收获成长
把忠诚奉献担当镌刻在新疆大地,用心用情书写援疆答卷。
“时间过得真快。援疆任务即将结束,好多工作还没有完成。”谈起三年援疆历程,刘兴广心中留下了不舍和遗憾。
2020年,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南京局副专员刘兴广响应组织号召,成为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队伍中的一员。
援疆期间,刘兴广担任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在新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中,刘兴广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先后赴自然资源部汇报、对接工作十余次,组织举证图斑57.8万个。在刘兴广的推动下,自治区率先向自然资源部提交“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以此为基底,刘兴广又带领技术人员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不利因素,反复修改完善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成果,推动解决区域协调、水资源平衡等关键问题。
统筹指导各地州、县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积极倡导规范化用地报批审查;完善全区重点项目用地库;持续组织开展自治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调剂工作……自然资源领域一项项重点工作得到落实,一系列重要措施迅速实施,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助力。
三年援疆路,新疆即家乡。在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有的排除一切困难,长期奋战在大山深处的公路建设工地上;有的身患疾病躺在病床上时,仍在核对工程建设项目书;有的在物流保通保畅、综合交通强链补链、船舶检验体系建设、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等重要工作中加班加点,不辞辛劳,圆满完成了工作目标……他们,就是交通运输部第十批援疆干部:郭胜、郑伟、童剑强、孙志超、李铭、张国庆。
“援疆,是一番不同寻常的磨砺,给我们带来的是奉献的快乐、成长的收获。”援疆干部,自治区交通建设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郑伟说。
情深谊长,接力援疆
春风化雨润心田。文化润疆是援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惠民工程,更是民心工程。
“在‘润’字上下功夫,帮助受援地提升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推动受援地文化和文物事业取得新突破,更好满足职工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文化和旅游部援疆干部、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金宁在援疆期间牵头编制了深化兵团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制度,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激发各院团内生动力。三年来,兵团各直属文艺院团共完成10部舞台剧目的创排,其中7部为新创剧目;兵团庆祝建党百年跨界舞台剧《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等5部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百年百部”重点扶持作品。
“群众就是我们的亲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每年派出“组团式”援疆医疗队,到受援地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援助工作。今年5月,第七批援疆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返回医院。
庞晓燕、刘虎、姜贵洋、崔潇、王轶群、张带……一位位队员恪尽职守,忠诚奉献,为塔城地区各族群众做好医疗服务,为塔城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引进诊疗新技术,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医疗骨干,受到各族患者的交口称赞。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倾力支持南疆四地州技工院校建设、农业农村部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疆投资兴业、商务部着力帮助新疆扩大经贸合作“朋友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中央企业加大对新疆各大产业的投资建设力度……一批批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的援疆干部人才,在一次次接力中,与天山南北各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情系天山,同心筑梦,新疆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