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援疆指挥部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坚定理想信念”现场学习活动
发布时间: 2023年05月31日 19:48:24 来源:Hi苹果红了
为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引导援疆干部人才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使命担当,深入了解学习胡杨精神、兵团精神、三五九旅精神。5月26-5月28日,宁波援疆指挥部全体干部人才前往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开展主题教育现场学习活动。
宁波援疆干部人才们先后来到张人亚纪念馆、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睡胡杨谷、塔里木大学校史馆、王震将军故居、一师十四团、十团、十六团、十一团等地,通过听讲解、看展品、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身临其境地了解一师阿拉尔市的发展历程、兵团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深刻感受三五九旅革命先辈“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的奋斗热情和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感受兵团子女们热爱祖国、扎根边疆、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感受老一辈革命者在一师阿拉尔用实干成就的伟大成果、用青春热血创造的兵团精神。
在张人亚纪念馆,宁波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库车市市委副书记杨勇带领全体宁波援建干部人才面向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大家了解了张人亚与党章的故事、张人亚的革命历程以及党章的沿革。张人亚呕心沥血,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最终积劳成疾不幸离世。他是中共第一部党章的守护人,也是宁波人的骄傲,宁波援疆干部人才倍感自豪。
在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英雄部队,功勋卓越”“建设大军,铸就辉煌”“艰苦创业,屯垦荒原”“五湖四海,投身兵团”“中流砥柱,铜墙铁壁”“建设城市,勾画家园”“构建和谐,奔向小康”“英模精神,薪火相传”八个模块知识详细描绘出了一幅兵团人的屯垦戍边史的画面。宁波援疆干部人才要学习老一辈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做好传承。
在睡胡杨谷胡杨精神教育基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随处可见。据了解,带领大家参观的工作人员老徐是一位兵团退休职工,一面退休另一面在胡杨精神教育基地悄然上岗,老徐经常利用闲暇之余为来到这里的客人义务讲解,让更多人了解兵团、三五九旅以及胡杨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兵团人的奉献精神。
在塔里木大学校史馆和王震将军故居,宁波援疆干部人才们亲身感受了塔里木大学建校史、奋斗史、发展史。1958年10月,为了适应国家屯垦戍边事业和开发塔里木垦区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在时任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的倡导和关怀下创办了“塔里木河农业大学”,后改名“塔里木大学”。塔里木大学师生们凭着一双手和扁担、筐子、坎土镘,在万古荒原上开荒造田、治沙治碱、伐木脱坯,教师在劳动中讲课、学生在劳动中学习,边劳动边建校,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现场学习,宁波援疆干部人才们更加坚定了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和决心。
在一师十四团、十团、十六团、十一团,宁波援疆干部人才们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一线调研等方式了解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并分别在各团与当地领导干部开展座谈交流,听取了各团负责同志关于当地人口结构、体制机制、经济社会发展等基本情况和重点项目规划建设情况的介绍。宁波援疆指挥部将和兵团一起找优势、破难题、划未来,为团镇建设更好更快发展贡献“宁波智慧”和“宁波力量”。
三天的现场学习和实地走访调研给宁波援疆干部人才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宁波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库车市市委副书记杨勇强调,此次主题教育参观交流活动收获满满,大家都被胡杨精神、兵团精神、三五九旅旅精神深深打动,宁波援疆干部人才们应该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坚定援疆人的理想信念,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发扬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推动主题教育与实际工作深度融合,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立足本职,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库车市和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四个受援团的蓬勃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宁波援疆指挥部全体干部人才还对“千万工程”经验和“浦江经验”进行了研讨交流,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和“浦江经验”2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时间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对“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作出重要批示。宁波援疆干部人才们表示要深入学习、精心谋划,将“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好做法、好理念带到受援地,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与此同时,要搞清楚援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要在工作上多吃苦,成绩上多奋斗,为国家分忧、为受援地奉献、为宁波争光、为人生添彩。
宁波援疆干部人才们纷纷表示,三天的参观学习让人们重温了革命前辈事迹 ,感受了兵团光辉的历史。正是一代代兵团人的艰苦奋斗,才有了今天新疆兵团发展的辉煌成就,新时代援疆人要学习兵团人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要用实际行动践行援疆的初心使命,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把受援地建设的更美更好更富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韩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