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运动场到农田:一场意外致残后的人生赛道转换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18日 17:46:13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李嘉妮
记忆里是体育生时期挥洒汗水、充满无限可能的青春岁月,现实是26岁意外致残后与轮椅相伴的康复时光;坐着轮椅也要“折腾”,借钱创业开办幼儿园,还清欠款后二次创业一头扎进现代农业生产领域。全国自强模范陈力锋5月17日向记者讲述了他充满反差与转折的人生。
陈力锋(右二)指导使用植保无人机。本人供图
1994年,18岁的陈力锋从塔城体校毕业后,因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放弃自己热爱的体育事业,与父母一同在额敏县的市场摆摊卖菜。3年后,为寻求更好生计,他承包土地投身种植行业。
26岁那年,陈力锋在帮好友清理抹泥的房间时,房屋轰然倒塌,一根檩条重重砸在他的腰部,导致他脊髓严重损伤。
“正是可以闯一闯发展事业的时候,人生却发生这么大变故。”陈力锋回忆,脊髓损伤后的前两年,他经常在家人陪伴下往返于乌鲁木齐市、塔城市做康复治疗,却一直站不起来,只能依靠轮椅出行。
身体残疾,行动不便种不了地,陈力锋开始寻找其他出路。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他集资50万元创办幼儿园。2004年3月,利婴幼儿园开园并招收到80余名学生,次年报名学生数增加到100余名。精心经营,父母帮衬,他用两年多时间还清欠款。2007年,他决定提升办学规模与教育服务质量,贷款100万元在幼儿园基础上建设1200平方米的4层教学楼。
“我不是安于现状的人,学校运营正常后,我就琢磨再干点其他事。”陈力锋说。
陈力锋参加了一次残疾人创业经验交流活动,深受启发。相比人工作业,无人机植保成本更低,还能实现人药分离,他对植保无人机产生了强烈兴趣。
“现代农业发展越来越快,植保无人机肯定会逐渐成为农田管理得力助手。”陈力锋说。回到新疆后,他立刻联系朋友,并和大家商量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启第二次创业之路。
2015年冬天,在陈力锋的联系下,合作社其他成员前往深圳学习植保无人机操作技术。学成回来后,合作社便购买5套植保无人机和配套车辆,并培训10名无人机操控员,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及除草服务。
采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农业生产,陈力锋算得上是当地“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陈力锋说,刚开始推广无人机植保时,大部分乡亲并不看好,“无人机能把农药打透?”“效果到底好不好?”
为消除大家的疑虑,在操控员每次作业时,陈力锋都会邀请乡亲们前去观看。慢慢地,乡亲们看到植保无人机作业效果,开始找他预订植保无人机作业服务。
2017年,加入合作社的无人机操控员从开始的10多人增加到52人,合作社通过植保作业和销售无人机,年盈利达30万元。2023年,为扩大经营规模,陈力锋将合作社变更为新疆毅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项目更全面,带动就业人数更多,服务农户数量也不断增加。
自强的同时,陈力锋还不忘助残。“帮他们一把,说不定日子就能好起来。”他说,这些年,团队为20多户残疾人家庭免费提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并带动5户残疾人家庭购买植保无人机自主创业。
“坐上轮椅不意味生活就黯淡无光。”陈力锋坚信,只要肯用心经营、踏实做事,生活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