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最近是昌吉
——昌吉回族自治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16日 09:37:37 来源:阿克苏日报
文/图 昌吉日报记者 许乐 何龙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是天山天池的缥缈;“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是博格达峰的坚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北庭的灿烂……
2024年6月11日,游客在天山天池景区游览。
昌吉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昌吉州)如同一颗璀璨明珠坐落在天山北麓,这里独特的雪山、草原、沙漠、湖泊等自然景观与北庭故城遗址、康家石门子岩画等散布在各地的641处不可移动文物点以及7项国家级、33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同交织成一幅绚丽的文旅长卷。
近年来,昌吉州以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文旅产业集群发展为着力点,抓规划、强基础、塑品牌、拓业态、优服务、促融合、助消费,探索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诗与远方”在此深度交融,勾勒出蓬勃发展的文旅融合新图景。
2023年,昌吉州接待游客45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7.61亿元;2024年,昌吉州接待游客5138.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7.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02%、20.28%,增速位列全疆第二;2025年,昌吉州延续以往的强劲势头,一路高歌猛进,定下力争接待游客5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亿元的目标。
“一盘棋”谋划夯基蓄力
近年来,昌吉州党委、政府以“一盘棋”思维统筹资源,利用好、发挥好资源禀赋优势,积极为文旅融合发展打造良好环境,为培育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夯基蓄力。
2024年6月3日,庭州生态绿谷景色宜人。
2021年3月,昌吉州在全疆率先颁布《昌吉回族自治州全域旅游促进条例》地方性法规,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昌吉州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昌吉州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昌吉州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形成以规划为引领的产业发展体系。
2024年,昌吉州党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大力实施文旅融合提质行动等“十大典范行动”,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强化优质文旅资源市场化开发运营,以核心景区为牵引,加快重点文旅项目、特色旅游景点建设,推动景点景区串珠成链,提升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丰富业态供给,打造入疆旅游第一站。这为昌吉州加快文旅产业发展、深化文旅产业提质行动带来新的契机。
2024年,昌吉州在文旅融合提质行动中,聚焦旅游服务质量的难点堵点问题,以“物价、厕所、甩团”三大专项整治和“住宿、餐饮、交通、服务、入境、安全”六大提升行动为抓手,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展示昌吉良好形象,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
同年,《昌吉州推进文旅融合提质行动奖补办法》发布,实施“引客入昌”、文旅品牌创建和服务提升、产业融合、宣传推广等10条措施,其中单项奖补最高可达300万元;此外,昌吉州连续3年发放文旅类消费券,特别是今年推出了“昌吉文惠卡”,以“真金白银”激励经营主体、刺激游客消费,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今年第六届新疆春季旅游博览会上,悍马伊威(昌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向江布拉克景区交付了首批新能源观光车。该公司董事李建明说:“公司和景区的合作是由昌吉州和奇台县两级人民政府牵线搭桥促成的,内容涉及完善基础设施、线上预订旅游产品和服务等方面,项目总金额约1.2亿元。我们将逐步启动相关的配套产业设施本土化生产,争取能有更多的项目在这里落地。”
文旅产业发展环境的变化,让文旅项目投资者信心倍增。2024年,昌吉州实施文旅项目32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1亿元;推进金普顿酒店、索尔巴斯陶景区开发等重点项目落地;推动39个“微景点”招商项目落地建设,总投资5.47亿元;持续解决“三难一不畅”等问题,新建停车场12座;4A级旅游景区全部接入智慧旅游平台。
“文旅+”渐入佳境
今年2月12日,昌吉州规模最大的群众文化活动——元宵节社火展演在各县(市)同步举办,近两万人参演、15万余人现场观看、全网直播观看量突破2000万人次,昌吉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新疆社火成功出圈。
2024年7月11日,奇台县江布拉克景区内的2万余亩麦田陆续成熟,自然成景,美不胜收。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昌吉州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为指引,发挥山水优美、文化灿烂、生态环境优越的组合优势,紧紧围绕“旅游+”主线,推动文化体育和旅游的全业态、全产业链提质升级。
从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多样化需求出发,昌吉州持续发力打好三张牌:资源整合牌,对原有的文化和体育场馆、旅游景区等设施进行资产盘活利用,开发各类文体旅融合产品,让文化“活”起来、旅游“火”起来;业态融合牌,将体育赛事与文化、旅游、教育、工业、农业、研学等一系列新的业态融合起来,进一步释放文体旅协同发展潜能;场景聚合牌,引进国际冰上帆船赛、四国男篮邀请赛、国际雪地排球赛等多项品牌赛事,围绕体育赛事辐射的时间和空间,聚合文化演艺、餐饮住宿、度假旅居、时尚购物等服务业相关联的重要要素与功能,拓展文化和旅游消费时空,促使游客“快进慢游”。
在推进文体旅融合的过程中,一批休闲度假、户外运动、文旅装备等体验式新场景和文旅综合体不断涌现。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在2024—2025年雪季结束后,宣布转型为四季旅游度假区,依托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山天池的特色资源,计划推出研学、康养、自驾、徒步摄影、越野滑轮、低空飞行等项目;今年“五一”假期,这里的天山天池星空露营地正式开业,吸引游人体验星空童话的浪漫。以北庭故城遗址为依托,“夜游北庭”旅游项目上线,打造体验式、沉浸式、慢节奏的夜间闭环游览线路,通过全程历史主题讲解、多样化情景演艺、沉浸式体验及音乐灯光秀等方式,再现北庭故城的历史故事和情境,用现代科技为文旅产业注入新质生产力。
2024年以来,抢抓假日消费“黄金季”,昌吉州文旅市场势头强劲,“火爆点”频现、“热力值”拉满,文旅产业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今年春节假期,昌吉州累计接待游客107.6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17%、23.8%。其间,新疆大剧院大型室内歌舞秀《千回西域》持续演出、场场爆满,共接待观众1万余人次。
“醉美昌吉”流量密码这样炼成
围绕加快建设“入疆旅游第一站”目标,昌吉州突出“双世遗”“双5A”等优势资源,打响“新疆是个好地方,醉美最近是昌吉”文旅品牌,全新的宣传定位增强了游客及居民对昌吉州旅游业发展的认同感和吸引力。
2024年,昌吉州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家、四星级旅游饭店3家,孵化一批“旅游+研学、康养”等新业态示范基地(点),全州新增涉旅品牌28个,推出“寻着世遗游昌吉”“听着花儿游昌吉”“研学寻趣游昌吉”等10条精品旅游线路,“大美新疆·北疆雪谷”入选2025全国冰雪旅游精品线路。“跟着赛事游昌吉”“跟着演出游昌吉”成为“打卡昌吉”新时尚。百里丹霞风景道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天山1号风景道东西贯通,构建起新的“环游天山大环线”。
2024年以来,昌吉州开展多维度的宣传推介,走出去“请客”,诚邀四海宾朋到昌吉春赏花、夏纳凉、秋品果、冬嬉雪,探古寻今、品味风土人情,享受独具特色的山川盛宴。“游独库,从百里丹霞出发”“来昌吉应该这样玩儿”等营销话题参与度在全网突破6000万人次,建设了10家“昌吉好礼”购物旗舰店。两届中国国际雪地排球邀请赛在素有“全疆最温暖的滑雪场”之称的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成功举办,让昌吉州的冰雪旅游火热出圈。2024—2025年冰雪季,昌吉州围绕“跟着赛事游天山”“驰骋冰雪游天山”“体验民俗游天山”三大冰雪旅游主题开展了120余项“冰雪旅游+文化+体育+民俗+非遗+夜间经济”系列活动。“滑雪+温泉”冰火两重天的独特体验成为冰雪旅游新潮流。
在做优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方面,昌吉州支持天山天池景区建设国家级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推动头屯河“新疆文化之窗”、金普顿酒店集群、新疆自驾游运营中心等项目落地,加快阜康天墉城、索尔巴斯陶景区、新疆潘多拉动物王国等项目建设,抓好北庭故城、唐朝墩、石城子等遗址展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冰雪经济,改造提升10个滑雪(冰)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冰雪装备产业园和冰雪商业街区。
文旅融合风帆劲,诗和远方绽芳华。“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举办在即,乘着融合发展的东风,昌吉州文旅产业也必将按下融合“快进键”,驶入发展“快车道”,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贡献文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