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博物馆推出系列发饰文创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16日 00:19:21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王新红报道)蝴蝶发簪、心形发圈、锦扇形步摇……5月13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馆推出系列发饰文创产品,为即将到来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增添了一道风景。
“延年益寿”锦系列文创。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馆供图
此次上新的两组系列发饰文创,灵感来源于文物“延年益寿”锦和“长乐明光”锦,意将博物馆厚重的历史与现代审美元素相结合,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体验的融合,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
出土于若羌县楼兰故城遗址孤台墓地的“延年益寿”锦,年代为东汉。褐色作底,黄、蓝两色显花,在变体云纹和叶蔓花纹中夹织瑞兽图案。从右至左看,最右为一只翼辟邪,辟邪作下行状,其头上织隶书“延”字;中部织有长嘴、两耳竖起、作奔走状的瑞兽,兽尾织隶书“年”字;左部是一只身体作曲屈状的瑞兽,后腿两边织隶书“益寿”二字。
同样出土于孤台墓地的“长乐明光”锦,年代为东汉。锦面以蓝色线作地,褐、绛、草绿三色显花。在叶蔓中织有瑞兽和吉祥语,左边织一只翼怪兽,中间织一个人骑一匹马,马蹄右边似为一条狗,正回首吠叫,狗头上方织一隶书“长”字,在此“长”字右边隔着藤蔓又织出“乐明光”三字。
“长乐明光”锦系列文创。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馆供图
历史上,楼兰曾在中央政权治理西域、维护丝绸之路畅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孤台墓地出土的重要文物就是带有汉字铭文的织锦,经研究分析,它们均来自陕西、四川、河南、河北等地。
新疆博物馆研究馆员阿迪力·阿布力孜说:“这些文字织锦说明当时西域各族百姓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这支蝴蝶发簪寓意好,配色漂亮,小巧精致,很适合做伴手礼。”游客黄新萍拿着“延年益寿”锦系列文创产品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