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热点新闻>新疆

劳动者之歌丨她和它们打了30年交道——记自治区先进工作者格明古丽·木哈台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13日 00:31:53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 记者 范琼燕

  刚从哈萨克斯坦参加国际马业大会归国,便直奔富蕴县的马基地,紧接着赶到乌鲁木齐准备科技进步奖答辩,随后又匆匆赶回学校实验室……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格明古丽·木哈台这10多天来日程紧凑而充实。

格明古丽(中)为基层技术人员做地方马生产性能测定培训。图/格明古丽课题组提供

  格明古丽·木哈台不久前荣获“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称号,她出生在塔城地区托里县,1995年大学毕业后,在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任教,从助教到教授,30年如一日将青春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潜心钻研,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科研事业的执着热爱,在畜牧科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

  她身上有很多“光环”。在学校,大家亲切地称她为“鸡圈教授”“马厩教授”;在疆内,她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家禽产业技术体系领衔专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马(驴、驼)产业技术体系特聘专家;在国内,她是中国畜牧兽医协会马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马文化委员会顾问;在中亚,她是多所高校的荣誉教授,促进了塔里木大学与中亚国家11所高校的交流合作。

  今年5月3日至6日,格明古丽前往哈萨克斯坦塞米伊市沙卡里姆大学,参加了国际马业大会,第一个上台作了《乳用马的选择育种、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报告,其间获得了沙卡里姆大学荣誉教授聘书,随后,又去当地马场参观。

  “报告刚一结束,我就被团团围住了。”格明古丽说,他们有的希望能洽谈科研项目合作事宜,有的表达了想到新疆实地交流学习的意愿。这么多人抛来橄榄枝,让她深感自己的报告成果得到了认可。

  在教学方面,格明古丽特别重视基层实践,她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多门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带领学生深入基层参与生产实践,指导学生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在她悉心指导下,累计培养了3000余名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为新疆畜牧业输送了大量技术骨干。

  “每年,我有近6个月时间在基层,节假日和寒暑假也多忙于科研、为基层提供科技服务及学生培养,我要求学生要有30%的时间参与基层服务。”格明古丽认为,教学、科研要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有担当、有能力的专业人才。

在和田地区墨玉县安集延鸡遗传资源保护基地,格明古丽(右)向麦麦提敏·阿斯普了解安集延鸡养殖情况。图/格明古丽课题组提供

  科研之路,充满艰辛与挑战。格明古丽研究的地方品种畜禽遗传资源领域,需要深入偏远山区、野外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多年来,她带领团队深入研究,发现了安集延鸡、昆仑马2个地方品种新资源,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在和田地区墨玉县建立安集延鸡遗传资源保护基地。

  “2010年,我在墨玉县乌尔其乡发现了安集延鸡,当地七旬老人麦麦提敏·阿斯普家已有上百年饲养历史。”格明古丽介绍,因这鸡具有独特的鸣叫声,可以用于鸣声比赛,维吾尔族群众把这种公鸡当成宠物来养,有极高经济价值。

  这些年来,格明古丽和她的团队对安集延鸡资源进行了系统性统计,确认现存约13000只,目前,团队正全力推进该品种的国家遗传资源申报工作,以争取官方认定和保护。

  麦麦提敏·阿斯普视安集延鸡为家族珍宝,多年来一直期盼其获得国家认定,每个月都会给格明古丽打电话询问申报进展,面对老人的殷切期盼,她郑重承诺:“只要我在,就一定会推动到底,绝不会放弃。”

责任编辑:刘鹏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