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的云朵》主创团队:棉农生活就是最温暖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10日 09:39:00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原创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任江
“棉花是长在地上的云朵,棉农的生活就是云朵里最温暖的故事。”中央新影集团国际传播部副主任、《地上的云朵》制片人刘洋阐述创作理念。
纪录电影《地上的云朵》聚焦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棉农生活,用真实的镜头语言记录了新疆棉田的日常,以及棉农的艰辛和甜蜜,呈现了棉农的真实生活,也展现了当地的日常生活场景和民俗民情,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新疆画卷。
纪录电影《地上的云朵》。
“选择阿瓦提,是因为这里有最纯粹的棉花故事。”刘洋介绍,作为长绒棉之乡,这里是展现中国棉农生活的绝佳样本。摄制组分别于2021年、2023年来到阿瓦提县,和棉农同吃同住,用镜头记录当地两户棉农的劳作、期盼、困难和收获,讲述棉农的故事,展现他们真实的生活场景、朴素的家庭观念。在真实记录的创作理念下,影片摒弃了传统纪录片的解说词和采访,采用观察式拍摄手法,摄影师长时间跟拍,用近乎“透明”的方式记录。
摄制组与当地棉农朝夕相处,捕捉到无数感人瞬间:棉农艾尔肯·塔里普送女儿上学时悄悄拭去眼泪;棉农管小燕在棉田间劳作时仍不忘督促儿子学习……这些真实的生活片段,让影片充满了直击人心的力量。
为了呈现最真实的画面,摄影指导朱奕带领团队在阿瓦提县长期驻扎,跨越两个季节。“刚开始,我担心这里没有壮美的风景,但当镜头对准棉农的生活,我发现人的故事比任何风景都动人。”他回忆,团队每天从早到晚拍摄,不舍得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拍摄了海量一手资料。棉农收获时节笑说“钱包不够用了”的喜悦,塔里木河畔胡杨林被染成金黄时的壮丽,数千只候鸟掠过天际的震撼……这些珍贵画面最终都被收入镜头。
纪录电影《地上的云朵》在拍摄中。《地上的云朵》剧组供图
“真实,是纪录片的灵魂。”刘洋表示,影片从最初4小时的时长,经过反复剪辑,最终浓缩成84分钟的精品。尽管拍摄过程中面临语言不通等困难,但团队始终坚守,用镜头记录下最本真的生活。影片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荷兰阿姆斯特丹纪录片节等多个国际影展上获得认可,让该影片的主创团队坚信:真实的力量,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
今年4月中旬,《地上的云朵》主创团队再次回到阿瓦提县,在被棉田包围的露天广场临时搭建起的电影院,面对着600多名赶来参加电影放映的村民,导演刘帼轶动情地说:“今天,我们把这部电影的首映式选择在这里进行,就是想和大家分享我们共同的劳动成果。”
“这部反映新疆棉农生活的纪录电影,用观察式拍摄手法记录下新疆棉农最真实的生活。片子里没有专业演员,出镜的全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这种真实呈现,把新疆棉花、棉农本来的面貌原汁原味地展现了出来。不管是国内观众,还是国外观众,都能从影片中看到新疆棉农最真实的样子。”天山电影制片厂创作研究部主任、导演阿布都克里木·阿不力孜说。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