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完成建设入驻“一张网” 区地县三级媒体实现贯通 一体化全媒体传播体系形成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24日 22:56:24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栾长缨 石丰森报道)近日,新疆14家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全部完成建设阶段任务,入驻“石榴云”平台,区地县三级主流媒体实现纵向贯通,区地县一体化全媒体传播体系形成。
地市级媒体处于“央省市县”四级融合发展布局的“腰部”,是全媒体传播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精神,自治区于2021年、2023年两次召开现场会,全面推进地(州、市)融媒体中心建设,明确“全疆一张网”原则,对加快构建区地县一体化全媒体传播体系作出部署。
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统筹指导、协调推进下,新疆14个地(州、市)以集约发展、移动优先、改革创新为工作原则,明确建设任务和阶段目标,抓住关键问题和重点环节,按下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加速键”,取得了阶段性建设成果。截至2024年12月,14个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全部入驻自治区级融媒体技术平台“石榴云”开展全媒体生产传播,在技术、内容、资源等方面获得一体化支撑。
新疆地市级融媒体中心采取集约建设模式,将区域内报纸、广播、电视、刊物、新闻网站、新媒体等媒体机构和人员进行了全面整合,对媒体资源进行了重组和优化。建设过程中,落实移动优先,建强自有移动端平台、建设移动传播矩阵成为共同的发力点。依托“石榴云”平台,14个地(州、市)均建设了自主可控的地市级新闻客户端,并建立了以客户端为主渠道和首发平台的全媒体传播矩阵。目前,各地市级融媒体中心除传统传播渠道外,均具备10-20个新媒体传播渠道,新媒体用户数量平均在200万左右,其中和田地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粉丝量达540万,官方抖音账号粉丝160万。
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机构、人才、业务等系统性改革创新。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2022年1月挂牌成立,同步组建阿克苏塔里木传媒集团;昌吉州融媒体中心推行编内编外全员竞聘上岗,一批青年干部脱颖而出;哈密市融媒体中心以项目制、工作室制为牵引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已成立8个工作室;伊犁融媒体中心成立国际传播部,今年已在海外媒体平台投放18部短视频。
新疆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以来,坚持一体化发展策略,打通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新媒体生产壁垒,依托“石榴云”平台重塑生产传播流程,内容生产呈现新活力。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我的阿勒泰”系列专题、话题,全网浏览量141亿;塔城地区融媒体中心建成XR演播室、定制数字人,探索AI内容生产。
今年,伊犁融媒体中心联动州直各县市及疆内外媒体开展直播及慢直播活动超过500场次。图为在伊犁州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上,伊犁融媒体中心全媒体记者正在使用无人机拍摄。
昌吉州融媒体中心为主播定制了专属数字人,应用在《昌吉早报》栏目和短视频报道中。明年计划迭代升级,在“丝路昌吉”客户端上为受众带来更好服务。
和田地区融媒体中心将传统媒体平台与新媒体平台融合,变听众为受众。图为和田地区融媒体中心广播节目正在进行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
随着14个地市级融媒体中心的建成,新疆初步构建起“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同发展”的区地县一体化全媒体传播体系。目前,自治区媒体、14个地市级融媒体中心、85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均入驻“石榴云”平台,有8300余名采编人员通过“石榴云”平台开展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日均在170多个平台渠道发布资讯8000余条。在各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过程中,“石榴云”平台初步发挥连接作用,三级媒体联合策划、联合报道,2020年以来已达两千余场次,其中2022年10月的《全国百家媒体同步直播/新疆棉花朵朵开》,由自治区三级媒体和全国上百家媒体平台开展大型联动直播,充分展现了新疆棉产业现代化、智慧化发展场景,全网观看人次过亿,获得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新闻直播三等奖。《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播”系列报道》,由区地县媒体联合创作102篇短视频、直播、图文报道,共同传递了新农村“好声音”。
新疆地市级融媒体中心的全面建成使区地县三级媒体联动生产、联合传播有了更强的“腰部”支撑。各地市级融媒体中心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下一步将按照自治区工作部署和要求,更好发挥承上启下作用,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平台建设、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才队伍素质提升等,推进绩效考核等内部机制创新,探寻多元化发展路径,推动媒体融合实践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