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1年01月11日 12:02:14 来源:天山网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韩沁言
“张家长、李家短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提出的这项要求,是巴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驻阿拉格尔乡博孜吐格村“访惠聚”工作队队员们的座右铭。他们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和需求放在心上,为群众想办法、出点子,解决困难。
发展特色经济
“博孜吐格村经济基础薄弱,人均耕地面积仅2.6亩,要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增加村民收入,必须发展特色产业。”工作队队员们琢磨。
经过调研,工作队发现豇豆种植时间短、见效快、产出高。为了引导村民种好豇豆,工作队派出队员到外地学习豇豆种植技术,回村后传授给种植大户努尔艾合买提·赛里木,动员他带头试种。努尔艾合买提试种了1.75亩豇豆,半年就见到了效益。
种豇豆能挣钱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村,观望的村民争先恐后要求种豇豆。工作队队员们没日没夜地扎进农田,从选种、播种和定苗,到抽蔓期和开花结果期管理,挨家挨户做技术指导,使当季豇豆多收了两茬。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博孜吐格村顺利完成了45亩“豇豆示范田”建设,平均每亩增收3000元。
要让村民稳定持续增收,必须在拓宽致富门路上多想办法,工作队又将目光聚焦到了标准化养殖上。
队员们动员村民养好羊、喂好料,按照定期检验、注射疫苗、冷配等规范化养殖模式,发展标准化养殖,又牵线村民与加工、屠宰企业合作,解决牲畜的销售问题。
“以前我们育肥二三十只羊,一只羊也才赚几百元钱,后来加入养殖合作社进行品种改良,经集约化、规范化养殖,一只羊可赚近千元呢。”村民吐尔迪汗·阿布都克力木欣喜地说。
实现稳定就业
“我想开一家小吃店,但丈夫不同意,他说万一赔了怎么办?”村民努尔古丽·吾布力找到工作队诉说自己的烦恼。
努尔古丽全家6口人,4个孩子都在上学,此前靠4亩耕地为生。为了帮助努尔古丽创业,工作队协调村委会腾出一间门面房,给她免费使用一年,又介绍她去外乡餐厅跟厨学习。
经过一个月的准备,努尔古丽的小吃店顺利开业了。凭着一手好厨艺,小吃店一天比一天红火,收入由原来的一天五六十元增加到如今的两三百元。现在,努尔古丽的丈夫只要一有空就来店里帮忙,对妻子也是赞不绝口。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全村270户村民实现了一户一人稳定就业,家家都有稳定的收入,为全村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促进村庄和谐
对“张家长、李家短”做到心中有数,更体现在只要和群众相关的事,无论大小,工作队队员都尽力去解决。
海热古丽·阿不都热依木和依米提·艾山是一对结婚40年的夫妻。一天,夫妇俩来到村委会里吵着闹离婚。
在村委会帮忙的工作队队员陈振坤主动上前调解。他了解到这是两人平时沟通不够造成的矛盾,就让他们各自回忆对方曾经为自己做过印象最深的5件事。丈夫回想到妻子这些年跟着自己吃了不少苦,自己还凶她,瞬间就懊悔了;而妻子也想到丈夫为了这个家没少辛苦,自己还对他斤斤计较,也心疼了。最终,夫妻俩重归于好。
去年春耕期间,村民阿依尼萨·图尔迪在自家附近非法烧垃圾时,不慎把邻居努汗·阿布拉家的几棵杨树烧死了,双方因此争论不休。闻讯赶来的工作队队员了解情况后,对阿依尼萨进行了批评教育。经调解,双方达成赔偿协议,化解了矛盾。
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带领下,村民们和睦相处、团结和谐,村庄各项事业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