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热点新闻>阿克苏

四大优势绘就文旅新画卷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26日 10:05:48    来源:阿克苏日报

  阿克苏新闻网/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吕娜 龚喜杰 通讯员 王红丽

  天山神秘大峡谷、克孜尔尕哈烽燧、库车王府……每一处都是库车市的亮丽名片,丰富多彩的美,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库车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以文化铸魂、产业赋能、全域联动为基础,绘就了一幅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旅游业态全面升级、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新画卷。

  龟兹文化 世界关注

  5月24日,“乐起龟兹”2025琵琶古乐盛典在库车市龟兹乐舞传播中心上演,由国乐艺术家方锦龙领衔,来自日本、阿联酋、西班牙及中国的音乐大师和名家共同奏响。《乐起龟兹》通过五弦琵琶与交响乐的对话,重现古龟兹音乐的灿烂辉煌与丝路文明的交融图景。

  方锦龙说:“库车古称‘龟兹’,我被它的美所感染,深深地爱上了这里。”

  作为龟兹文化的发祥地,库车市处处充满龟兹文化的气息。从库车王府的古老铜器,到龟兹小巷的艾德莱斯绸;从苏巴什佛寺的古老佛塔,到龟兹魏晋遗址博物馆……丝路古城谱新韵。

  今年5月18日,龟兹博物馆开馆。以“龟兹是中央政权经略西域的中心”为核心主题,结合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及文献记载阐释龟兹历史,通过“数字龟兹”三维建模、遗址活化展演,让游客借助VR技术“穿越千年”。博物馆的开放为库车市增添了文化新地标,成为世界了解丝路文明的重要窗口。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位于库车市的苏巴什佛寺遗址、克孜尔尕哈烽燧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景色壮美  游客云集

  从素有“西北地质博物馆”之称的天山神秘大峡谷,到有“无缰野马”之称的塔里木河……库车市给游客带来了太多震撼。

  “这里景色如画,这里自然旖旎,这里山水如诗。”5月23日,来自四川的诗人三戈在库车大龙池边惊叹道。

  有着“英雄之路”和“中国最美公路”之称的独库公路,虽然每年只开放数月,但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内涵吸引无数游客。

  独库公路是一条纵贯天山脊梁、盘旋在高山峡谷中的景观大道,起点是位于天山北麓的独山子,终点在库车,全长561公里。这里地势险峻,景色壮美,沿线地质、生态多元,分布雪山冰川、森林河流、草原湖泊、荒漠雅丹等景观,自驾游会有“一天游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体验。

  随着探险游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探险家来到库车,一睹独库公路的真实“容颜”。他们用文字和镜头,抒发对新疆山水的热爱。

  非遗闪耀  焕发活力

  库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目前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9个,其中国家级2项,自治区级5项。近年来,库车市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推动了旅游业发展。

  5月24日,记者在库车王府门口看到,经营手工铜器、土肥皂的门店生意红火。而在龟兹小巷,库车小刀、库车大馕等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订单不断。

  库车铜器制作技艺传承人卡迪尔·尼亚孜说,政府为了扶持这门祖传的手艺,不但在龟兹非遗工坊开设了展厅,还在库车王府附近开设了门店,实现非遗与市场直接对接。

  萨玛瓦尔舞发源于2000多年前的龟兹地区,被誉为“歌舞大熊猫”,是库车独有的舞蹈艺术。库车市引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师为龟兹丝绸设计了丝巾、服饰、手包等一批文化底蕴深厚、体验性强、特色鲜明的文创产品;以克孜尔尕哈烽燧和库车大馕为元素设计出多种文创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同时,库车市还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伴手礼,丰富产品供给。浙江省宁波市援疆指挥部也积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精心打造土陶体验区,探索“互联网+传统工艺 +在地就业+文化传承”的实践,带动库车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旅相依 文盛旅兴 

  景区景点全面提升改造、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发力……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旅游体验感。

  库车市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瞄准丝绸之路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目标,重点推进苏巴什佛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克孜尔尕哈烽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项目。借助浙江文旅援疆“双珠”计划,发展独库公路沿线乡村旅游,打造“文化遗址+生态观光+民俗体验”的全域旅游网络。

  非遗体验、特色街区、实景演艺等新业态不仅提升了库车市文旅产品吸引力,还带动了餐饮、住宿等关联产业发展,消费活力持续释放。今年以来,库车市文旅消费规模同比增长显著,节假日游客接待量屡创新高。

  站在新的起点,库车市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坚定稳健的步伐努力前行,让“古韵龟兹·丝路库车”的名片越擦越亮。


责任编辑:艾尼瓦尔江·依明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