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热点新闻>阿克苏

且怀“诗意”  共赴“远方”

——阿克苏地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六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15日 10:01:31    来源:阿克苏日报

  阿克苏新闻网/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吕娜 通讯员 田鸿

  “来到阿克苏,收获的不仅是视觉震撼,更是一场穿越千年的时空对话!”5月12日,浙江游客孙妍站在天山托木尔景区大峡谷前,用手机记录下赭红色山体与蓝天交织的壮美画卷。这已是她第三次延长原定行程,克孜尔石窟的壁画、刀郎部落的歌舞等,让这位资深旅行家感慨:“阿克苏是个好地方。”

  文化是历史的烙印,是城市发展的精髓和灵魂,文化资源更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元素。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游客在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厚重的文化底蕴。

  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5月11日,库车市苏巴什佛寺遗址迎来当天的第一批游客是一所小学的学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沿着木栈道缓慢前行,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遗址背后的故事。“当年玄奘法师曾在这里讲经两个多月……”讲解员此话一出,就有小朋友着急地问:“是《西游记》里的唐僧吗?他也曾来过我们库车?”

  紧接着,孩子们又向讲解员抛出了更多问题,“这片地方有文物吗?”“这个遗址有多少年了?”……讲解员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有些孩子还把感兴趣的知识点记在了本子上。“我要好好学习有关这个遗址的知识,回去后讲给家人听。”11岁的艾迪亚·阿力木江说。

  龟兹魏晋遗址博物馆通过现代数字技术将文物复活上墙,通过荧幕展示在观众面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浙江游客程志航说:“置身其中,仿佛是看了一部历史大片。”

  “游客来到阿克苏,不仅只是看风景,更希望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高凡介绍,近年来,地区积极推进龟兹魏晋遗址博物馆、龟兹博物馆、新疆印章博物馆等历史文化场馆建设。相继举办了“丝路文明交流互鉴与龟兹历史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龟兹学年会”“龟兹片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刘平国刻石与西域文明学术研讨会等高规格交流研讨会,深化龟兹文化阐释利用,扩大龟兹文化影响力。编纂书籍《文物里的阿克苏》,通过通俗易懂的文物故事,讲清讲透文物蕴含的文化内涵。同时,大力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持续实施VR、AR、文物3D复原、虚拟洞窟等数字化项目,将文物转化为可多元交互、可沉浸体验的文旅产品。

  地区是多元文化的交汇地,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地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项、自治区级27项、地区级65项,涵盖歌舞、手工艺、民俗等多个领域。

  文化精品频频涌现

  舞台灯光渐渐亮起,LED屏上出现两只翩翩飞舞的蝴蝶,环绕着花朵相互追逐。随后出现了航拍的连片杏花,花海如潮,叠印出龟兹壁画……这是库车市大型沉浸式舞剧《杏花之约·丝路龟兹》开场中的唯美意境。

  舞剧分为四个篇章,分别为序幕、龟兹乐舞、库车非遗、尾声。“舞剧从听觉、视觉、触觉给予观众多感官的体验,每一个篇章都牵动人心,每一处细节都是匠心所致,气氛的渲染恰到好处,文化元素的相互碰撞带给我很多惊喜。”北京游客马春梅激动地说。

  在新和县天籁加依景区,悠扬的都塔尔琴声回荡在村落间。这里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游客可以体验乐器制作,聆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演奏的木卡姆乐曲。“没想到制作一把琴要经历这么多道工序,这种体验太珍贵了。”广东游客李先生说。

  柯坪县的“柯小驼”文创品牌、阿瓦提县的慕萨莱思、沙雅县的小刀村……地区积极推动非遗产业化,培育了10个非遗聚集地,让传统技艺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近年来,地区创作了一批精品文艺剧目,如大型音舞诗画《千年之约·梦幻龟兹》、情景剧《印鉴西域·丝路华彰》等,让游客在观演中感受历史与艺术的交融。同时,由浙阿两地联手打造的大型历史京剧《班超》在浙江和新疆巡演时广受好评。舞蹈《爷爷的萨玛瓦尔》更是斩获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并登上央视元宵晚会,让全国观众领略龟兹乐舞的魅力。

  此外,地区每年举办乡村文化体育旅游活动,将歌舞、赛马、刁羊等民俗活动与旅游相结合,吸引大量游客观看参与。“既看了风景,又体验了民俗,阿克苏之行超值!”四川游客王敏说。

  品牌创建结出硕果

  “克孜尔石窟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是中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来自各地的游客参观克孜尔石窟时都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用心感受古丝绸之路曾经的繁华。

  上海游客梁展第一次来阿克苏,就和朋友参观了克孜尔石窟,还去了天山托木尔景区、刀郎部落景区、柯柯牙纪念馆等。他说:“阿克苏不仅自然景观壮美,更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阿克苏的旅游项目越来越丰富,好玩的地方太多了。”常年在外工作的阿克苏市民萧鹏回家探亲时,和父母去柯坪县的齐兰古城游玩,并前往画家村感受乡村的宁静,品农家饭、采摘桑葚。

  近年来,地区高度重视文旅品牌创建,建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71家、乡村旅游重点村59家、研学旅游示范基地8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4家。

  “我们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推动景区提质升级,开发更多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留得住、玩得好。同时,加强区域合作,与周边地州联合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共同打造南疆旅游黄金走廊。”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高凡说,阿克苏不仅有美丽的风景,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希望每一位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从龟兹魏晋遗址博物馆的数字化技术运用,到乡村文化大院的直播带货;从登上央视的龟兹乐舞,到牧民口中的文物故事——阿克苏正用文化这把“金钥匙”,打开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大门。如今,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旅游服务的提升,阿克苏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心中的必打卡之地。在这里,自然与人文交织,历史与现代共鸣,一幅文旅融合的绚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夏莉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