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巡边路上感悟爱国情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06日 10:00:24 来源:阿克苏日报
阿克苏新闻网/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邓丽娟 通讯员 王举南 刘廷福)
5月2日,当第一缕晨光刺破天山之巅的云层,阿克苏边境管理支队别迭里边境警务站的院子里热闹起来。站长迪力夏提·图尔迪反复检查装备清单,目光扫过整装待发的队伍,除了熟悉的老战友,还有6张年轻的面孔——来自乌什县第一中学和乌什县团委的共青团员们,他们要参加今天的边境巡逻。
之字形的山路一弯接着一弯,景色逐渐变为雪白。海拔表指针突破3500米时,车内沉重的呼吸声让民警们会心一笑——这是高原给新人的“见面礼”。
车轮最终在九道弯处陷入雪中动弹不得,队员们只得步行前进。
真正的考验从此刻开始,大雪覆盖下的巡逻路险象环生,每一步都是对体力和耐力的双重考验。
18岁的古丽拜克热姆·艾麦尔江睫毛挂满冰霜,却拒绝旁人帮忙背包:“界碑在等我,我能行!”1个多小时后,队员们跋涉到连接界碑的铁梯下。
在垂直高度200米、坡度达70多度的山坡上,1377级台阶犹如一条天梯直通云霄,民警戏称它为“好汉梯”。简单补充体力后,大家开始攀爬,行至“好汉梯”的三分之一处,古丽拜克热姆这个要强的姑娘突然踉跄着扶住铁栏,面色惨白如纸。
“这是高原反应的症状,别硬撑!”迪力夏提抢过古丽拜克热姆的背包,随即安排民警搀扶她向下后撤。望着其余5名青年继续攀登的背影,她攥紧了手中的氧气瓶。
此时攀登的队伍正经历着最后的淬炼:“好汉梯”在暴风中摇晃,每走一步都非常困难,双腿就像灌了铅一样。
攀登50分钟后,界碑在望,大家欢呼着奔向界碑,第一次见到界碑都兴奋地看了又看。
“面对界碑,更能理解‘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这句话的含义,更能真切感受到边境管理警察的忠诚坚守。”扎依旦·阿不拉江与同学们俯下身子仔细擦拭界碑,对界碑上的“中国”字样进行描红。
“‘中国’二字穿透风雪映入眼帘时,我感受到领土主权的尊严。五四青年节到了,我们也要给祖国的界碑描上鲜艳的中国红!”18岁的依尔潘·麦麦提艾力说。
因高原反应撤退的古丽拜克热姆,此刻正在山腰用目光丈量“好汉梯”。她自语道:“今天没能触摸界碑,但界碑永远刻在了我心里。”
夜幕降临时,巡逻车拖着长长的雪尘返程。后视镜里的中国红渐渐隐入暮色,却在每个人心底烧出燎原的火。迪力夏提摸着胸前的党员徽章,想起十八岁初到此地时摔碎在冰河里的青涩,如今看着这些青年,他说:“界碑从来不是路的终点,而是一代代人用青春接力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