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热点新闻>阿克苏

地区造林绿化走出发展新路

发布时间: 2024年05月24日 10:10:42    来源:阿克苏日报

  阿克苏新闻网/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刘红文

  历时两月有余的阿克苏地区2024年春季义务植树造林活动于5月17日圆满落下帷幕。

  近年来,地区因地制宜、统筹谋划,结合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持续推动大规模造林,让绿色在塔河两岸不断延展。纵观地区各县(市),植树造林在诸多方面已发生深刻变化,走出了一条由量到质、由全面植转向重点区域、由“单一绿”走向“多彩美”的绿色发展新路。

  由量到质转变   

  地区地处南疆,风沙大、空气干燥,植树造林面积大、管理难度高。每年植树时,各地都要开展补植补造,仅2023年春季植树造林就补植补造65.99万亩。

  今年,地区扭转造林绿化思路,在“以水定绿”原则下,把绿化转移到提升品质上来,提高苗木成活率,推动科学绿化。

  有这样一组数据:地区2022年新造林17.5万亩,2023年新造林15.91万亩,2024年新造林11.45万亩。

  “造林绿化不再一味追求面积的扩大,而是通过结构的调整,推动国土绿化由量的覆盖向质的提升转变,向更加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地区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修复科负责人徐粼说。

  今年,地区各地在春季义务植树造林活动中,按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的原则,选择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和良种壮苗,确保造一片、成一片、绿一片。

  由全面植转向重点区域植

  造林绿化是一个需要科学规划、不断调整的系统工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地区相继启动实施了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阿克苏河、渭干河流域等“五个百万亩”生态修复及荒漠化治理工程,让天蓝地绿水清的阿克苏成为现实。

  虽然总体生态环境在不断向好,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易发生土地荒漠化的自然条件并没有变。目前,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9.88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6.16万平方公里,造林绿化仍任重道远。

  地区往年在植树造林活动中,通常以国省道、国道、高速公路沿线、各县(市)间连接道路和水库周边为造林绿化重点,持续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

  为遏制沙漠扩张,保护周边农田、交通线路和居民区免受风沙侵害,今年,地区以沙漠边缘造林绿化为重点,全面打响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3月23日,地区在沙雅县盖孜库木乡一沙区(塔河南岸)吹响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冲锋号。当天,沙雅县上千名党员干部及各族群众来到沙漠边缘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与此同时,地处沙漠边缘的库车市、阿瓦提县、柯坪县等地也启动了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实施锁边治理,建设防护林草带,以阻止沙漠扩张,筑牢绿色生态屏障,推进整体生态环境改善。

  种下的是树苗,带来的是希望。从今年起至2030年,地区将沿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采取人工造林、封沙育林、人工种草、草方格固沙以及实施锁边固边工程等举措,绿化治理区域2000.8万亩,这意味着今后地区造林绿化将更精准、更科学。

  由“单一绿”走向“多彩美”

  在科学绿化理念的指导下,地区造林绿化有了许多新变化。

  5月23日,漫步在阿克苏市区,无论是绕城公路、机场高速,还是城市的主干道,宽阔平坦的道路两旁,榆树、银杏、落羽杉等树木错落有致。为让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得到有效提升,近年来,阿克苏市在城乡绿化上下足了“绣花”功夫,在城市中心区域及郊区大规模种植高杆月季、小龙柏、四季青以及红瑞木等花灌木,做到色彩丰富、搭配合理,保证了绿化的美观性。

  与此同时,地区把造林绿化与城市美化、农村绿化有机结合起来,各县(市)因地制宜,在城市,根据不同道路的位置、宽度,设计种植不同品种的行道树;在农村,引导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月季花、刺玫花、果树等。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温宿县温宿镇泉城社区泉城名苑小区,只见桑葚、杏子、李子、葡萄树错位种植,小区被点缀得如花园一般美丽。

  春季山花烂漫,夏季郁郁葱葱,秋季层林尽染,冬季松柏苍翠。随着造林绿化持续推进,地区各地不断丰富和拓展绿化形式,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注重生态和经济效益结合,实现绿化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热汗古丽·哈斯木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