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刘永军:玛纳斯湿地越来越像儿时模样

发布时间: 2022-11-20 13:47:43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守望·新疆湿地守护人】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任江

11月16日,远处的芦苇丛中鸟儿鸣叫,天空中不时掠过鸟儿翩飞的身影。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管护队队长刘永军脚步匆匆,天气预报说第二天要下雪,他要做好救助野生动物的准备。

2010年10月,刘永军来到玛纳斯湿地工作。12年来,湿地的生态环境大变样,不变的是湿地守护者的责任和坚守。

玛纳斯河和塔西河从这里穿过,留下奔腾的河流、烟波浩渺的湖泊、芦苇丛生的沼泽。这里还是天山北坡中段、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重要的绿洲湿地,玛纳斯河源头的重要水源涵养和补给地,是北疆地区阻挡沙漠侵袭,防止荒漠化扩大、改善天山北坡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更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人们的幸福家园。

刘永军的家就在当地。小时候,湿地里到处是比人还高的芦苇丛,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水鸟藏在里面,不时还有野猪、狐狸出没。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向一片片芦苇荡“进军”,围田、排水、开垦……一片片庄稼地替代了芦苇丛,湿地越来越小,水鸟越来越少。

“刚到这里工作时,有些地方都沙化了。”刘永军回忆。湿地公园自建成以来,加大保护修复力度,采取退耕还湿、退塘还湿、引水增湿等措施,湿地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环境一年比一年好。

这些年来,工作人员守护着这片净土,严禁牲畜进入、严防盗猎,呵护着湿地里的生灵。辛劳付出,换来了湿地的生机重现。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湿地公园内现有各类维管束植物211种,比2014年增加了15种;有野生动物315种,较2014年增加了6种,其中鸟类279种(占全疆鸟类总数的61.6%)。

水量丰富了,植被增多了,野生动物更多了,连湿地周边的小气候也有了明显改变。刘永军和同事们更忙了。

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处于世界候鸟迁徙“3号线”上,是候鸟重要的栖息地和繁殖地,也是候鸟飞越天山和阿尔泰山的能量补充站。随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每年春秋两季,湿地都迎来大量迁徙候鸟,冬季前来越冬的大天鹅数量也不断增加,从2011年的30多只增加到2020年的853只。

为保护候鸟顺利过境,刘永军和同事24小时轮流巡逻检查。“20多天前,还有大批候鸟路过,现在已经少多了。”刘永军说,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工作量少了,随着冬天的到来,更辛苦更细致的工作开始了。

每年湖面结冰后,刘永军要带着管护队,机械、人工一起上,除去湖面上的枯草,清理出空地放置几十个木制食槽,每天固定时间投食。严寒到来时,他们还要在湖面人工破冰,给鸟儿提供水源。

冬季守护鸟儿,没有休息日、节假日,刘永军和同事每天9时前投放食物。冬季,湖面逐渐结冰,鸟儿取食日渐困难,投食量也要逐步增加。每年11月刚开始投食时,每天投放一袋,大约几十公斤,到最多时一天要投放八九袋。

严寒威胁着鸟类的生存,救助各种鸟儿成为非常重要的工作。2012年冬季,刘永军和同事在给鸟儿投食时,发现一只天鹅在水面上不动。他们把天鹅抱上来后,发现它的胸口有一大块冰,浑身都是冰碴。刘永军把天鹅救回去喂养,还专门买了一只家鹅陪伴它。这些年,工作人员救助的鸟儿有100多只。

守护湿地12年,刘永军喜欢上了这里。他的妻子毕风玲也在管护队。春节,刘永军夫妇常常在湿地度过,陪着鸟儿一起过年。

刘永军喜欢管护队的工作,平时巡护管理,穿梭在湿地之中,芦苇茂密、鸟儿鸣叫,湿地越来越像他儿时的模样。这些年,湿地公园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每年都迎来大批游客。刘永军有了新角色——湿地公园解说员、宣传员。每当他给游客们讲述湿地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看着他们观鸟赏景时的欣喜,刘永军都很满足。

责任编辑:热汗古丽 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