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八一特刊丨致敬最可爱的人

发布时间: 2022-08-01 12:53:26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编者按]

“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为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积极贡献力量。”习近平主席视察新疆期间亲切接见了驻疆部队官兵代表,向驻疆部队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对他们为强边固防、稳疆兴疆作出的突出贡献给予充分肯定,令广大官兵倍感光荣、深受鼓舞。

在英雄辈出的驻疆部队,英模谱上不断增添着新的名字。“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刘琳、新疆军区“新时代卫国戍边标兵”阿依邓·吐尔逊别克、空军“金飞镖”获得者田鑫、女子导弹班班长麦丽开·亚尔买买提、火箭军专家型专业技能士官李善安、火箭军“一级发射营长”杨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我们通过一个个用忠诚和热血卫国戍边的故事,共同感受新时代驻疆部队的风采,听新时代强军战歌激越嘹亮。

特战精兵阿依邓:

义无反顾 冲锋在前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艳芳 郭玲

懂8种语言、带头冲锋、多处负伤……这是扎根雪域高原的特战精兵阿依邓·吐尔逊别克14年军旅生涯的剪影。

阿依邓是新疆军区某特战旅特种技术队队长,出生在新疆一个哈萨克族家庭。家族里先后走出26名党员、9名军人,舅舅阿吾拜克里更是新中国第一批少数民族飞行员。受家人影响,阿依邓从小就想当兵,2008年,如愿以偿入伍驻疆某部。

如今他已成长为威震雪域高原的特战精兵,多次赴边境地区执行任务,荣立三等功2次、二等功2次。曾被评为陆军“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新疆军区“新时代卫国戍边标兵”等。他说:“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特战队员,就是要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冲锋在前。”

来到部队后,阿依邓了解到某特战旅正在广发“英雄帖”,该特战旅不仅任务很多,而且经常真刀真枪地进行实战化训练。这让阿依邓顿时热血沸腾,第二天他递交了转岗申请。不久后,阿依邓平职转岗该特战旅,踏上特种兵征程。

阿依邓所在的部队,常年驻扎在喀喇昆仑山。入伍14年,身处实战化训练前沿,全身负伤23处。“伤疤可是我真正的荣誉勋章。”阿依邓笑着说。

在一次任务中,为保护战友撤离,阿依邓右臂受伤,经过简单的包扎后,他再次带领战士冲锋。在另一场军事演习中,阿依邓也是从任务开始到结束,都带着战友们向前冲锋,事后军医才发现,阿依邓有多处肌腱损伤,右手手腕也骨折了。

2017年,阿依邓从正连职越级晋升,任该旅特种技术队队长。“一人强不叫强,全旅强才是真的强。”阿依邓说,找来外军经典特种作战战例,带着骨干讨论研究教案,探寻新战法。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全队整体作战能力得到提升,他还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种作战学院老师一起编写了《联合特种作战基本技能》在全旅推广。

阿依邓是一名特战队员,也是一名军事翻译。在一次中巴联合演习中,他作为随队翻译出色地完成了外联沟通工作。这次经历激发了他研究外军特种作战的想法,于是,掌握多门外语成为他的目标。

如今,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外,阿依邓还学习掌握了英语、乌尔都语、印地语、波斯语等8种语言。他还先后完成了中外联训等13次重大军事活动翻译任务。

“我们一定时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状态,不断提升作战能力,既有‘睡觉睁只眼’的高度警觉,又有‘宵眠抱玉鞍’的真抓实备,真正做到随即能动、动则能战、战则必胜,用实际行动维护驻地安全稳定。”阿依邓坚定地说。

导弹女兵麦丽开:

誓用青春守边疆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 通讯员 张诗宏

“第一次首发命中的时候,我比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都激动!”时至今日,回忆起首次实弹射击训练中取得的成绩,24岁的新疆军区某团女子导弹班班长麦丽开·亚尔买买提仍难掩激动之情。

麦丽开出生在美丽的伊犁河畔,2019年9月入伍,因各项成绩突出,2020年4月担任新组建的女子导弹班班长。从那以后,她来到了长年冰封雪裹、高寒缺氧的喀喇昆仑高原。

在此之前,原本报话专业出身的她,对于反坦克导弹专业一窍不通。但她是个从来不服输的姑娘,面对困难毫不畏惧。

“绝不能输给男兵!”抱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她带领女兵班自信地走上训练场。没想到第一天导弹吊装训练就给了她们一个小教训。训练中,她们需将两枚重达70公斤的反坦克导弹用固弹架固定好,这对她们的体力和臂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在随后的训练中,驾驶员和射手也遇到专业上的难题。一时间,姑娘们有些气馁。

夜里,麦丽开辗转反侧,她无数遍复盘,找到问题所在。“先不说技术,我们首先要过的就是力量关,连导弹都扛不起来,还打什么仗?”打那以后,麦丽开每天带着女兵班跑两个三公里,在加强有氧训练的同时还不断加强抗缺氧训练,健身房器械区总能看到她们坚持举哑铃、举杠铃的身影,甚至在哨位上能看到她们抱着石头练臂力。不仅如此,完成体能训练后,她们每天都要在模拟训练器上训练,直到打出多次满分才休息。

经过日复一日、废寝忘食的高强度训练,麦丽开带领的女子导弹班训练成绩突飞猛进,纤细的手臂练出肌肉,身体一天比一天壮实。不久后,她们便迎来了一场以实战为背景的实弹射击演练。

在一个瞬间风力达到8级的清晨,女兵们驾驶着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前往位于海拔5000米的实弹射击场。车队很快进入预备阵地。女兵班整理好装具,戴上坦克帽测试通联。导弹检测完毕,各班迅速完成导弹吊装。几个月的接力训练,从体能到心智,女兵们都有所提高。果不其然,首次参与,女子导弹班便打出了首发命中的好成绩。

“戍边军人的青春注定和他人不同,守护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是我们的使命。”麦丽开说,把青春绽放在高原训练场上,把汗水挥洒在祖国的边疆,守卫各族人民幸福安康,作为中国军人无怨无悔。

航空兵田鑫:

矢志蓝天 向战而飞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郭玲 通讯员 章越

“八一”建军节前夕,在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机场,湛蓝的天空下,大队长田鑫正带领官兵庄严宣誓。每当受领重要飞行任务出征之前,他们都要重温入党誓词。

此时,35岁的田鑫不由回忆起,15年前,自己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第一次入党宣誓时的场景,以及成为一名正式党员无比激动的心情。

田鑫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飞行员,经过不懈努力,2006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因表现出众,入学仅一年,就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战斗机飞行员经常被人们称为“天之骄子”,可是在耀眼光环的背后是极度严苛的训练和极高的淘汰率。和田鑫同一届的飞行学员,最后只有少数人实现驾驶战斗机的梦想。

“初次飞行是2010年初,天气比较冷,除了感受到漏风的座舱和浓重的煤油味,随之而来的是飞机升空的兴奋感。”田鑫说,当时特别激动。

2013年,田鑫毕业后来到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没多久,他就在演习中执行了一次带弹飞行任务,那一刻,作为战斗值班序列里的“排头兵”被派出应对“敌情”,他深感荣幸。“这是对我能力的肯定,任何时候有需要,我都会第一时间起飞战斗,守护祖国西北边疆安定。”田鑫说。

这些年,田鑫上高原、飞远海,多次圆满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特别是面对热点敏感地区飞行任务时,总是主动递交请战书,自愿前往最危险的一线,与强敌过招较量。

到祖国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始终是飞行员队伍的共识。为了更好地完成守护祖国边境的使命任务,这几年,田鑫和战友们深钻细研训法战法,不断提高打赢本领。2020年,田鑫代表单位参加空军“金飞镖”突防突击竞赛考核,一举斩获考核最高荣誉——“金飞镖”。

考核前一晚,田鑫翻来覆去难以入睡,“我起来把之前飞行的视频反复看,反复练,一直练到有信心应对所有预想到的情况,确保万无一失。”第二天考核时,田鑫表现得镇定自若,取得了好成绩。

在刻苦训练的同时,田鑫从来没有放松过理论学习,始终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认真学习党史军史,不断夯实维护核心、听党指挥的理想信念。

红心向党,航迹如虹。如今,田鑫已从一名普通飞行员成长为飞行大队长,并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被西部战区空军表彰为“荣誉先锋”“优秀共产党员”。“我一定会带着飞行员们不负重托,在西北边陲肩负起强边固防、稳疆兴疆的使命担当。”田鑫说。

忠诚卫士刘琳:

永不卷刃的反恐尖刀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郭玲 通讯员 向青青

天山南麓,骄阳似火。“八一”建军节前夕,新疆武警总队某部特战二大队大队长刘琳带着战士们正在开展实战化对抗演练。

刘琳的父亲曾是名铁道兵,从小受父亲影响,当兵成了他儿时的梦想。2004年12月入伍以来,他先后10余次完成各类捕歼战斗、搜排爆任务,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评为第21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

刚入伍时,因身材瘦小体能偏弱,刘琳差点与特战队失之交臂。是他一手掂着砖头,当着考官的面单掌把砖劈成两截,才被选入特战中队。

到特战中队不到半年,刘琳就成了全中队的训练尖子。逆袭的背后,是那件被汗水浸透变白的特战服和那张黑里透红的脸庞。

入伍以来,从维稳一线到反恐战场,刘琳曾多次在爆炸物的迷阵中九死一生,也多次在与暴恐分子的近身搏斗中取胜。10多年前,一伙暴恐分子逃向天山深处,时任班长的刘琳主动请战,赶到事发地域实施捕歼。

暴恐分子凭借熟悉地形的优势,消失得无影无踪。刘琳带领特战队员拉网式搜索了两天两夜。

第三天傍晚,驻地牧民向他们提供了可靠线索,特战队员们追到了一片玉米地。突然,两名手持砍刀、长矛的暴恐分子向他们扑来,刘琳迅速出枪射击,暴恐分子即刻倒地。在这场较量中,第一次参加战斗的刘琳一战成名,荣立一等功。

一次执行任务时,刘琳带领5名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呈战斗队形向暴恐分子藏匿点突进时,一梭子弹从头顶呼啸而过。危急关头,他果断下令:“狙击手掩护,突击队员跟我上!”

瞬间,10余枚催泪弹和爆震弹投到了山洞里,3名暴恐分子冲出山洞,企图发动袭击,抢夺武器。关键时刻,冲在最前面的刘琳沉着冷静,举枪击发,暴恐分子应声倒地……在这场罕见的高原围剿战斗中,他带领特战队员打出了“反恐尖刀”的威名。

“可以容忍失败,但决不允许未经努力便轻易败下阵来。”刘琳自勉,要想在特殊战场、特殊战斗中取得胜利,作战本领技能必须过硬。

针对任务环境以山地丘陵、沙漠戈壁为主的特点,刘琳设计了30余种仿真地形,组织夜间射击、沙漠越野、综合越障等针对性训练,强化官兵野外生存、连续作战的能力。

几年来,刘琳所带中队官兵先后打赢30余次反恐战斗,被武警部队授予“反恐先锋中队”称号,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荣立集体一等功。

荣誉面前,刘琳的脚步并未停歇。如今,已是大队长的刘琳正带着队员们继续新的冲锋,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一级发射营长”杨力:

紧盯战场需要 练就过硬本领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云梅 通讯员 王昊忠

戈壁仲夏,黄沙漫天,火箭军某部临时接令,执行抽点发射任务。“占领阵地!”“起竖!”“5、4、3、2、1,点火!”伴随着指挥员铿锵有力的口令,导弹准确命中目标。

此次实弹发射创下该部多项纪录:首次实战背景下发射、首次按照实战流程发射……这些亮眼成绩让现场指挥的该营营长杨力豪气干云。

沙场制胜的底气从何而来?杨力说:“现代战争既拼武器、拼意志,更拼头脑、拼智慧,只有平时训练中多动脑子,善用智慧,紧盯战场需要积极探索创新,才能练就过硬战斗本领。”

一次演练,一台发射车突发故障,发射架长呼叫救援后,装备抢修人员却迟迟没有到位,一番追问才得知:发射架长仅能告知所处大概区域,抢修班组沿途查找耗时较长。这道题怎么解?杨力以主要地理标识和作战阵地为参照,把作战区道路、阵地、桥梁、涵洞、路口等以网格划分、以数字命名,形成一套作战标识网格划分清单,使得指挥控制更加集约高效、作战行动更加精准可靠。

营队初具战斗力后,如何快速提升应急应战应难能力?杨力召开“诸葛亮会”,与营连骨干、技术室工程师一道研究制订解决方案,经过多次修改完善,编写出《部队作战行动场景库》《武器装备技术特情库》等“作战宝典”,成为营队加强特情处置能力训练的基本参考。

在此基础上,杨力还创新开展以班组长为主导的推讲式专业理论训练,全面推开场景式、对抗式、融合式训练,大力开展技战术融合训练,官兵排故能力明显提升,特情处置更加从容高效。

一次火力突击行动中,一台发射车支腿盘伸出不正常,严重影响发射任务执行。关键时刻,发射架长任石磊根据训练经验很快判明故障原因,依案排除故障,确保了火力突击行动圆满完成。

这些年来,杨力先后在排长、参谋、科长、营长等岗位淬火历练,“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形势如何变化,打仗思想不能松,主责主业不能忘。”杨力说,要努力练就克敌制胜的硬功夫,坚决当好强军打赢的刀尖子,以制胜托底的胜战担当践行强边固防的神圣使命!

杨力所在的营队连续3年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营”“军事训练一级营”,2次荣获集体二等功。他本人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今年年初被火箭军评为“一级发射营长”。

“兵专家”李善安:

坐得住 钻得进 研得深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 通讯员 赵万科

从军23年,从事装填专业18年,连续16年担任装填专业“四会”教练员,连续11年被评为装填专业一级操作号手,入选火箭军士官尖子人才库,获得装填测试人员高级资格认证,被评为火箭军专家型专业技能士官……

他就是火箭军某部装填技师兼班长李善安。

略带神秘色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是我国新军种,于2015年12月31日成立,是中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盛夏时节,大山深处,火箭军某部一场全流程满负荷装退弹演练正在紧张进行,突然间,操作号手紧急报告“导轨前后误差超值”,装填作业被迫暂停……

“退出来,准备重新吊装……”此时,李善安一路跑到现场,分析、判断、定位……短短几分钟后,李善安跳下操作台,胸有成竹地将问题锁定在了一个定位块上。原来是上次退弹过程中不慎触碰导致定位块变形,致使这次装填偏离超差。

筒弹装填是快速做好战斗准备的关键环节,操作程序复杂、危险系数高。安全快捷完成装填任务,是部队连续作战、实施再次打击的重要保证。李善安就是这项工作的牵头人,他带领班组日复一日练指挥、练操作、练技能,目的就是确保每次装填都能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在战友眼中,李善安是一个追求极致而永不满足的人,是一个“坐得住、钻得进、研得深”的人,是该部装填领域独一无二的“兵专家”。

心中有责任,创新动力足。一次演练中,李善安无意间发现某型武器适配器安装用时过长,如此势必影响发射任务。演练一结束,李善安便把全部心思用在这一问题的攻关研究上,经过半个多月不断尝试,他将自制的拉紧器与上级配发的柔性箍有机结合,硬是将安装适配器的时间缩短了1/3。

之后,李善安大胆革新,将适配器安装时间缩短到了数分钟以内,一举创造了某型武器适配器安装用时最短纪录,该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担当,是有志者对事业的最好致敬。20多年来,李善安先后完成实弹发射、联演联训以及阵地综合调试、装备接收输送、战斗弹年检等重大任务百余次,参与排故200余起,梳理常见故障60余个,同时参与多个革新项目攻关。

责任编辑:夏莉 艾孜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