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天天故事汇(65)|潘玉莲和她的“爱心小课堂”

发布时间: 2022-07-05 11:02:42 来源:天山网

5月中旬,80岁的潘玉莲不慎骨折住进了医院,十多个自称她孩子的人排着班来照顾她。

潘玉莲,是疏勒县疏勒镇新市区社区居民,耄耋之年的她,在长达28年的时间里,累计义务托管、辅导孩子2300余名。她和“爱心小课堂”的故事传颂天山南北。 

1992年,疏勒县城还没有宽阔的马路、整齐的楼房,中小学也不像现在有较完备的师资力量和多媒体教学等软硬件条件。

当时,50岁的潘玉莲住在疏勒县新市区社区小平房里,她发现很多邻居家孩子放学回家后,不是爬树、扔泥巴,就是踩水坑,没有人照顾。

从小在小课堂学习的热比古丽·阿吉记得,当时新市区社区的很多人家生活都比较困难,大人们的知识水平有限,加上工作很晚才能回家,没时间给孩子做饭,更别提辅导孩子功课了。

父亲是汉族,母亲是维吾尔族,潘玉莲是当地为数不多懂汉语和维吾尔语的人。年轻时她当过翻译、打过零工,深晓知识的重要。

不忍看到邻居家的孩子们没人管,潘玉莲的爱心小课堂就办起来了。

建在上世纪50年代的土坯房里,置办一张茶几、一块黑板,从最初的5个孩子,到覆盖五个年级的几十个孩子……屋子里坐不下时,她就在院子的大树下给孩子们辅导语文、数学和外语。

老邻居热依汉古丽·亚森说:“她把家里最大的一间房腾出来,改成小教室,自己吃饭、睡觉都挤在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里。”

潘玉莲的爱心小课堂一开就是28年。每天傍晚,“爱心小课堂”都会传出琅琅书声,风雨无阻。直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潘玉莲还坚持给孩子们上课。

她家保存着一沓厚厚的A4纸装订本,上面登记着她教过的2000多个孩子的信息:姓名、家长联系方式、本人表现、家长意见等。

谢木西努尔·麦麦提现在是当地医院的一名护士,她也曾是爱心小课堂的学生,回忆起当时她说:“潘奶奶的课堂里,总有意想不到的好吃的,把馕泡在甜甜的茶水里异常美味,有时候还会有糖果,她还把一个苹果分很多份给我们吃。小孩子表现好的话,会得到一支铅笔、一个作业本。”

当时,领低保金的潘玉莲还要照顾因病致残的儿子和读高中的孙女,爱心小课堂额外的支出从哪来呢?

原来,自从爱心小课堂开办以来,潘玉莲几乎每天上午出去捡废品卖钱。难以想象,她是如何挤出钱给孩子们买好吃的。

家长们不忍潘玉莲的付出,提出给她一些钱。她总说:“自家的孩子,咋能要钱。”邻居们只好送来馕、大盆抓饭,有的邻居会偷偷在她的床下塞一点钱。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加之潘玉莲脑萎缩迹象越来越明显,她的“爱心小课堂”停办了一段时间。在当地政府和山东援疆指挥部共同帮助下,一个崭新的“潘玉莲爱心小课堂”办起来了。

走进疏勒县博望社区,“潘玉莲爱心小课堂”几个大字格外显眼,下面还写着“民族团结从娃娃抓起,从启蒙教育开始。”  

在疏勒县很多社区、乡镇,一个个“潘玉莲爱心小课堂”陆续建起。有的地方没有条件专门聘请教师,社区和村里的干部会兼职辅导老师。 

医院里,正在照顾潘玉莲的约日古丽·麦麦提说,自己小时候被潘奶奶照看了很长时间,她就像自己的亲奶奶一样。 

病房里,潘玉莲对着约日古丽·麦麦提一遍遍说:“我这辈子尽力了,孩子们对我的好也尽力了。”

“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我就要对党负责;作为一名教师,我就要为学生负责。”潘玉莲的口头禅再次响起。

来源:新华社 天山网-新疆日报

新闻链接: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丨“潘玉莲爱心小课堂”传播爱的种子新党员 新力量 | 潘玉莲:在“爱心小课堂”里默默奉献

改编:丁文

长图制作:丁文

配音:丁文

音频制作:丁文

出品:天天工作室

责任编辑:热汗古丽 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