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大漠里绽放科研“姐妹花”

发布时间: 2021-12-07 12:03:30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人家】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甘兴华通讯员孔守曾

“你说产量下降的原因,是地层能量不足,还是井筒堵塞?”11月15日上午,中国石化西北油田采油一厂员工,32岁的杨阳和妹妹杨荣荣针对T904井的生产动态曲线图分析讨论着。

杨阳姐妹的外公、父母都是石油人,受家人影响,穿红色工装、当石油人是她俩从小的梦想。

杨阳的外公在母亲杨忠梅8岁那年去世了,外公在母亲小时候常常讲述石油人不惧艰险在大漠里探寻石油的故事。讲到兴头时,父亲开怀大笑的样子,深深刻在了杨忠梅心里。“我为祖国献石油”是父亲灌输给她的理念,20岁那年,杨忠梅选择加入石油队伍,而这一理念也影响着她的两个孩子。

“想爸爸妈妈时,就看看路上跑的车,还有你们穿的衣服,都和石油有关系。”在那个通信不发达的年代,每次去采油现场工作至少要去半年的杨忠梅,离开前,都会这样告诉姐妹俩。长大要当石油工人这一理想伴随着杨阳直到成年,高考时她选择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专业。

2012年,杨阳大学毕业,应聘到采油一厂工作。天天感受着大漠烈日的“热情”,杨阳的脸被晒脱了皮,也曾悄悄抹眼泪。“每次觉得坚持不下去时,我就会想起妈妈告诉我们的‘外公当初野外作业时被冻伤、妈妈腿上被蝎子蜇过’的事。相比较起来,我们现在的条件好太多了。”此后,杨阳工作上更加用心了,一忙碌,时间也过得快了,不到一年时间,她完全克服了从大都市到大漠之间的环境落差。

2012年,当时在合肥工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上大三的杨荣荣,来大漠探望杨阳。看着姐姐说起工作时那双发亮的眼睛,跟随着姐姐早看沙漠万丈红霞、晚赏长河落日的壮观景象,杨荣荣彻底爱上了母亲曾经描述的大漠风光。回忆当初选择当石油工人的决定,杨荣荣说:“还好没当逃兵。”

2013年7月,杨荣荣大学毕业,选择和姐姐一起工作。刚工作没多久,杨荣荣因为无法适应当地环境生病了,低头抬头都是漫天黄沙,让杨荣荣萌发了离开的念头。“丫头,我们一家都是石油人,还没有一个因为环境而当逃兵的人……”在母亲的鼓励下,杨荣荣选择了留下。

转眼8年过去了,姐妹俩在工作上相互扶持。去年6月,杨荣荣研发的“创新井温图版提升油井管理水平”技术已推广应用到30余口井上,创效近百万元。而这一成果,也凝聚了杨阳的心血。杨荣荣说:“当时姐姐应用远程井温数据,及时发现了油井生产异常,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她查阅了大量资料,工作之余就和我一起反复研究试验。”

女儿大了,杨忠梅因为身体原因办理了提前退休。每当和女儿们谈起工作,杨忠梅都开心不已。“多到生产一线去找原因,实践出真知……”遇到困难,姐妹俩经常会打电话告诉母亲。母亲朴实的话语,让她俩工作更有动力。

“要想把工作干好,就得先喜欢才行。”57岁的父亲杨森林不爱说话,只有谈到工作,他才和女儿们多聊几句。

“姐妹同心,又能吃苦,在工作中面对困难总能迎难而上。”采油一厂开发研究所党支部书记胡歧川这样评价这对勤奋又努力的姐妹。

眺望远方的油井和胡杨,这是姐妹俩最喜欢的放松方式。她们说,爱上这份工作,将大庆精神传承下去,为祖国能源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是最有意义的事情,扎根大漠一生无悔。

责任编辑:曹俊凤 艾孜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