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万里融情一家人

——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推进民族团结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 2021-07-21 10:05:31 来源:阿克苏日报

记者 张路 通讯员 叶锡挺

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举行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
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朱林森上门看望结对亲戚。
湖州援疆干部给亲戚拍照。
丽水新和两地学生通过网络实现同步上课。

从东海之滨到天山南麓,江河万里,关山万重,隔不断浙阿两地人民的深情厚谊。

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坚持把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重要工作来抓,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注重实效、创新工作方法,做到见物又见人,交钱又交心。通过各层面各领域结对子认亲帮扶、推动两地各族群众交朋友,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各方结对 广泛交往

“大哥,家里好着呢吧?我在杭州祝全家人古尔邦节快乐!”7月19日,阿克苏市依干其乡尤喀克巴里当村农民阿巴斯·吐尼牙孜接到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第十批援疆人才谭鸣的视频电话,虽隔着几千公里,但他们的心却连在一起。

听到谭鸣的问候,阿巴斯·吐尼牙孜高兴地笑了起来:“兄弟,你回去了还记挂着我们,我太高兴了!等你有空了一定要回阿克苏,我们等着你回来。”

2020年3月,谭鸣来到阿克苏开始援疆生涯。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在尤喀克巴里当村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时,谭鸣和阿巴斯·吐尼牙孜结为亲戚,每次去看望他谭鸣都会特意带上礼物,两人互相走动、互学语言,经常视频联系。“虽然我结束了一年半的援疆生涯,但我与阿巴斯大哥的情谊没有断,我会一直关注他们,希望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像谭鸣和阿巴斯·吐尼牙孜一样,浙江省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与当地各族群众广结对子交朋友,结对认亲100多户,坚持每逢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和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到结对干部群众家中拜年、走访,经常与结对亲戚相互走动看望。

除此之外,浙江省援疆指挥部还积极发动各界力量、社会资源,广泛开展“百村结对”行动,重点做到一次交流互访、发展一个重点产业、助力一个项目建设、结亲一批当地群众、深化一批智力援助、组织一批劳务创收、发起一次爱心捐助等“七个一”工作。大力推进浙阿两地多个部门单位间结对,在人才共育、基础共建、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化合作。创新实施“浙阿百校十万‘石榴籽’青少年融情工程”,推动两地百所学校结对共建,分享浙江名校的管理理念、文化和制度。广泛推动浙阿两地学校医院结对子。发挥援疆人才传帮带作用,建立“一帮一”“一帮多”帮带关系,帮助提高技术水平,结成融洽的“师徒”关系。地区受援医院与浙江省59家三甲医院结对,依靠结对共同打造重点学科。

浙江演艺集团阿克苏“创作采风基地”、浙江音乐学院阿克苏“韵律浙疆·工作室”“创作采风基地”、浙江图书馆阿克苏“书香浙疆·阅读基地”……2020年以来,浙阿两地对口文化单位共建工作室相继签订协议,一份份共建协议的签订,一个个共建基地、工作室揭牌,预示着浙阿文化领域共享资源、优势互补,迈上深度交流合作的新台阶。

让阿克苏的文艺人才走出去,浙江的文艺人才也通过柔性援疆的形式走进来,在广泛交往中,激发出强大的艺术创造力。塔里木歌舞团舞蹈演员古扎丽阿依·艾买尔曾在杭州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戏曲表演,现在这已经成为她的招牌节目,她说:“杭州来的老师教了我很多戏曲表演方面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也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走亲认亲 全面交流

学生、农民、干部……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不断扩大交往交流交融的参与主体范围,让各类人群互相走动起来,通过走亲认亲,实现全面交流,让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自治区级“最美家庭”荣誉获得者阿曼古丽·吐尔迪一家和杭州市“最美家庭”任康平一家结为亲戚,两家人虽然相距万里,但时常联系、走动。“我曾经在阿克苏市做过援疆教师,一直对阿克苏念念不忘,后来通过省援疆指挥部认识了阿曼古丽大姐一家,并与她家结成了亲戚,我们都到对方家里走过亲戚,相处得就像一家人一样。”任康平说。

受两地“最美”家庭互相走动的影响,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不断推动“最美”系列交流活动深入开展。“最美基层干部”“最美警察”“最美农村致富带头人”“最美志愿者”等相互走动,这些从基层涌现出的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凡人善举影响力持续扩大,用爱心感动了更多人。浙阿“最美人物”在互相学习先进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进一步促进两地交往交流交融,让更多群众走近“最美”、感受“最美”、追求“最美”、共创“最美”。

为了促进两地更加广泛地交流,浙阿两地还积极推动两地3万多名小学生以书信、网络的形式长期建立友好关系,紧扣“国旗、国徽、国歌、国宝、国学”等主题开展覆盖面广、形式多样的交往交流活动;基层致富带头人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培训;地区文化专业人才依托浙江音乐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实施的“千人文艺人才培训”计划,到浙江研学进修,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浙阿两地广泛拓展交往交流领域,邀请浙江农民画家来阿开展采风交流,举办浙江与阿克苏农民画交流研讨会等;开通旅游专列、旅游包机,首次参加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博览会,组织“我爱浙疆·诗画浙江”旅游大型推荐会;协调浙江省每年遴选10名黑木耳种植“云和师傅”进阿“传帮带”,建立“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技术研发团队+浙江‘云和师傅’+县乡村农技推广人员+贫困户”的技术合作交流机制;启动“文化交流合作”工程,创新打造“我爱浙疆”之“文博浙疆”“书画浙疆”等十大品牌;邀请浙江省奥运冠军周苏红、朱启南、江钰源等来阿共建“浙江奥运冠军林”,跟当地学生共同种下民族团结“冠军树”。

以阿瓦提农民画为蓝本,地区美术馆联合浙江美术馆以及浙江万事利等知名文创企业合作开发的农民画丝巾等文创产品已开始生产销售,其中就有阿瓦提县农民画创作培训基地农民画爱好者乃比江·阿布都热合曼的作品。

“没想到我的画被印在丝巾、手鼓、服饰上,受到大家好评。”乃比江·阿布都热合曼说,他从小就喜欢画画,经过培训他画的农民画广受好评,但能把自己的作品印在其他产品上,就要感谢浙江省援疆指挥部。

一次次演出、一场场活动、一个个项目,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创新完善合作交流形式,加强双向交流,持续打造浙阿“同心杯”系列活动品牌,举办浙阿“同心杯”系列文化体育旅游活动。举办“我有一棵树,长在阿克苏”——2020“我为汽车种棵树”大型公益活动,超过40万余名的车友和爱心人士参与了公益认种树活动,让浙阿两地各族群众心更近、情更浓。

鱼水之情 深度交融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测绘与市政工程学院学生张鸿力是阿克苏人,借助浙江援疆优势,他来到杭州读书,他说,能来杭州读大学离不开肩负教育援疆使命的杭州优秀援疆教师。

张鸿力说:“我读高中时,有一位杭州援疆的英语老师,他上课很特别,跟着他学英语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他常在班上说,让我们有机会要到杭州玩一玩,看一看江南的风景,尝一尝当地的美食。渐渐地,我对杭州有了美好的向往。”

考上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测绘与市政工程学院,张鸿力特别高兴,直言来杭州没有陌生感。“当我真正踏上杭州这片土地的时候,才得知这里的老师和同学都知道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大家对我就像一家人一样。”张鸿力说。

为了加强浙阿两地深入交融,浙江省积极实施援疆政策,除了一些优惠措施,还积极争取浙江省高校定向招生指标,办好新疆高中班、中职班。2020年投入180万元推动地区中职学生兜底招生赴浙享受优质职业教育;同时争取浙江省人社厅的支持,会同浙江省教育厅及各有关高校,在熟练掌握维吾尔语和普通话的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中招聘高校辅导员;积极争取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如新疆籍高校毕业生到浙江从事现代农业、养老、家政服务等创业的,给予3年10万元补贴,高校毕业生求职时,可享受全国最高标准3000元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对新疆籍建档立卡人员给予就业补贴、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等十类补贴扶持。

阿克苏市务工人员哈丽早然·艾尼瓦尔2018年中专毕业后,去杭州市务工。由于她肯学习、能吃苦,在一个月的实习期里,全面掌握了工段技术操作要领,从第三个月开始每月就有4000元以上的工资收入。她说:“工作之外,杭州的业余生活很丰富,大家每天都很开心。我要努力工作,争取提高工资待遇,让远在家乡的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

杭州市富阳某企业先后于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吸纳100名阿克苏市农民在企业务工。通过务工使他们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企业对他们的表现非常满意,希望他们能长期在杭州市务工增收。

吸纳当地农民到浙江务工,是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为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采取的重要措施。目前,仅在浙江省杭州市、金华市就业的阿克苏籍员工就达千余人,他们不仅通过务工挣到了钱,还在浙江省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提升了交流能力,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责任编辑:吴梦婷 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