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2-09-01 09:49:28 来源:阿克苏日报
阿克苏新闻网/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邓丽娟 通讯员 杨敏
约王平的采访,前后耽搁了两天。再次拨通他的电话,他说:“刚忙完手头的事,现在有一点点时间,我们现在开始吧。”
王平是地区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擅长结核病诊治,在这一领域已有10余年的工作经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时任地区第二人民医院肺二科主任的王平每天关注新闻,做好了随时上“战场”的准备。
“当时,阿克苏出现一例疑似病例,我们根据患者病情、检查结果,对比新冠肺炎症状进行会诊,经过反复推敲,确定这是阿克苏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王平说,他参与了救治的每个环节,40多天吃住在医院,这也为他带队到其他地方阻断疫情、救治患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命运就是这样无法揣测,谁也不曾想生于山城、长于山城的王平,能在西北的茫茫戈壁上“结”出累累硕果。2007年,王平从成都医学院毕业后,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他说:“我家在农村,我们那边是山区,来新疆之前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来了之后才发现来对了,这里比想象中好太多了。”在阿克苏立业、成家,这里已然成为他的第二故乡。带着对阿克苏的爱,他在工作中全力救治患者,收获了患者和同事的一致好评。2020年10月,王平任地区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
“本轮疫情比较突然,我作为地区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带领3人小队赴拜城县参与救治无症状感染者。由于多数人没有相关经验,情绪比较紧张,我就先鼓舞士气,再明确职责分工,很快大家就有条不紊地投入工作中。”王平告诉记者,在这次救治中,年龄最小的患者只有14个月大,大家都没有儿科的工作经验,对这个小患者花费的精力更多一些,最终孩子成功得到救治。
2019年的一次救治让王平记忆犹新。当时,库车市一位患者由于支气管异物前来就医,他家比较困难,病情拖得时间比较久,来院时血氧饱和度较低,病情危急。救治需要把气道打开取出异物,但医院条件比较简陋,做手术不一定能成功,而转院风险太大。王平和同事通过支气管镜发现异物是一粒鹰嘴豆,用钳子取不出来,用支气管镜下冷冻技术反复尝试两次都失败了,就在大家准备放弃时,王平想起外科手术经常取石头用的取石篮,立即借来,用手头器械改装了一下,增加了一点长度,顺利把异物取出。
“作为医生,在生命和个人得失之间,一定是把生命放在第一位。”王平说。
在平凡中坚守,用青春写芳华。王平用一双妙手、一份初心,诠释了对医学的执着,也诠释了对患者无限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