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首 页 > 视界 >

他拍下了那幅火爆的《沙狐之眼》

发布时间: 2023-01-23 13:57:47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

晶莹剔透的冰瀑高悬崖壁之上,冰柱、冰笋、冰花、冰挂、冰塔,一簇簇一团团,在蓝天映衬下瑰丽夺目,宛如走进冰雪童话世界……1月12日,摄影师王汉冰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段在赛里木湖拍摄的《壮美冰瀑》视频,顿时吸引众多网友点赞和留言,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摄影师拍到的绝美画面。

冬雪覆盖下,胡杨林犹如一幅画。王汉冰摄

今年55岁的王汉冰出生在尉犁县,家乡附近生长着大片胡杨。从新疆艺术学院摄影专业毕业后,他在尉犁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工作,业余时间用镜头记录家乡的大美风光和民俗风情。在20多年的摄影生涯中,他300多次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的胡杨林,以四季胡杨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摄影作品,被业界誉为“胡杨王”。

摄影师与胡杨展开一场心灵对话。王汉冰摄

“拍摄胡杨不单单是为了捕捉美景,更多是用镜头记录胡杨脆弱的生存环境和艰难的生命历程,我想把从中受到的震撼、感动和启示告诉更多人。”带着这份使命感,王汉冰在拍摄过程中,全方位、系统化反映胡杨的生存状态、生存环境,带动很多人认识胡杨、热爱胡杨,进而保护胡杨。

秋日,河边灿烂胡杨让人沉醉。王汉冰摄

春水映衬、夏日炙烤、秋阳照耀、冬雪覆盖,不同的季节胡杨展现着不同的生机,即使跨越了从生到死的界线,它们也会以另一种不朽的姿态活着。在王汉冰眼中,虽然一年四季景色不同,但胡杨都美得让人心醉。从最早表现胡杨的春夏秋冬再到拍画意胡杨,利用所学美术知识把胡杨拍成油画、国画、版画等艺术形式,着重表现胡杨精神和内涵……在摄影之路上,王汉冰以镜头为媒介,以生命为主题,以心灵为通道,与胡杨展开一场心灵对话。这些年,他出版了9本个人摄影作品集及画册,其中关于胡杨的就有6本。

秋日塔里木河金色胡杨。王汉冰摄

胡杨生长在荒无人烟的大漠中,拍摄过程充满艰辛。王汉冰常常只带几瓶矿泉水、馕和榨菜,披星戴月、风餐露宿于沙漠戈壁中。为表现不同天气下的胡杨,他曾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冒着被雷击的危险,蹲在胡杨林中拍摄近2个小时;为拍摄冬季胡杨树挂雾凇奇景,他不慎掉进冰河中,上岸后不顾浑身湿透,坚持完成拍摄;在陌生的原始胡杨林中,他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迷失方向,竭尽全力才找到归路。

王汉冰带着相机到野外拍摄。图片由本人提供

去年7月17日,王汉冰和同伴前往阿尔金山考察,恰巧赶上那里的雨季。一汪一汪的雨水聚集在库木库里沙漠的洼地,改变了沙漠以往的素颜。王汉冰用无人机拍摄了一张名为《沙狐之眼》的图片,迅速火出圈。简洁而唯美的画面里,两汪碧蓝色的水洼仿佛狐狸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层层叠叠的巨大沙丘像狐狸隐身的身躯,耸立着锯齿形的沙梁,好似狐狸的口鼻,线条分明,显得十分妩媚。这张图片获得“瞰世界·第八届(2022)中国无人机影像大赛”年度图片等奖项。

《沙狐之眼》。王汉冰摄

“拍摄《沙狐之眼》和我平时拍摄胡杨林一样,初衷都是努力用镜头记录家乡的变化。”王汉冰说,十几年前,塔里木河断流,沙尘暴频发,沙漠中有水的景象是很难见到的。这些年,下雨的次数越来越多,随着塔里木河生态治理,大片的胡杨林恢复了往日生机。能拍到《沙狐之眼》,让他更深刻地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冬日大漠胡杨。王汉冰摄

因为对摄影发自内心的热爱,长年跋涉在荒漠野地的王汉冰并不觉得辛苦。在他看来,大自然是很神奇的,摄影师不能只做大自然的搬运工,要和自然对话,做自然的朋友,“我想通过对胡杨的拍摄,告诉自己也告诉人们,要对大自然保持敬畏,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

胡杨树挂奇景。王汉冰摄

责任编辑:热汗古丽 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