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牧业村的新变化

发布时间: 2022-11-23 10:35:34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记者 巴莎·铁格斯

编者按

为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鼓舞奋进力量,石榴云/新疆日报全媒体采访团队走进城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校园、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行蹲点采访,深入宣传各地各部门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务实举措和实际行动,基层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典型做法和良好风貌,展现各族干部群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建设美好新疆的生动图景。从今日起,本报推出“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专栏,持续刊发报道,敬请关注。

11月19日,从伊宁市区出发半小时车程,一个开阔的山谷映入眼帘,山溪两边是茂密的野苹果树。这里是伊宁市巴彦岱镇苏勒阿勒玛塔村。

走进苏勒阿勒玛塔村,村委会旁的工地上,操作着挖掘机、搅拌机的工人正在忙碌。“这是我们村结合旅游产业在建的综合服务中心,计划明年旅游季前投入使用。”该村村委会主任叶尔艾待里·努勒阿楞介绍,近日,村特色产品销售中心、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改造工程、特色马产业发展中心等项目及配套设施也陆续开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叶尔艾待里说,“我们村的这些项目建成后,不仅惠及全村586户2230人,还将带动周边乡镇1000多户农牧民就业增收。”

村委会对面的胡兰商店店主多合特巴义·艾肯木巴义看着火热的施工场面颇为感慨:“过去,一到冬季,这里无比寂静,因为牧民都转场去冬牧场了。如今,牧民在这里定居,安居房、暖圈、学校、卫生院等各类设施齐全,村里一年四季人气都很旺。”

多年前,多合特巴义卖了家里的牲畜,开了商店。3年前,他和妻子又搞起牧家乐。“去年,牧家乐平均每月纯收入4000元左右。”多合特巴义说,这几年村子被建设得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他靠吃“旅游饭”过上更好日子的信心更足了。

今年,苏勒阿勒玛塔村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作为伊宁市的牧业大村,利用地理优势,苏勒阿勒玛塔村提出生态立村、文化名村、旅游兴村的新目标,鼓励牧民从事畜牧业的同时在家门口发展旅游业。

来到牧民哈玛尔古丽·吐尔干的家,房间被布置得大气而温馨,哈玛尔古丽正在用刺绣缝纫机赶制订单。她是苏勒阿勒玛塔村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负责人。“今年,工坊承接了上百万元的订单,30多名村民在这里就业,人均月收入4000元左右。”哈玛尔古丽说,“今后,我们要把非遗技艺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设计研发更多旅游产品。”

牧民库瓦尼别克·阿吾勒江的家建在高台上,阳光充足。他的母亲烧好了一大壶奶茶,吃着刚出炉的热馕、喝着香喷喷的奶茶,一家人在一起有说有笑。库瓦尼别克说,现在他们住的是100平方米的安居房,全村人都住着这样的房子。

今年,库瓦尼别克家里的11匹马、15头牛和近300只羊,要去温泉县的喀赞冬牧场过冬。“以前都是骑马赶着羊群跋涉7天才能到达冬牧场。近些年,牧民都是机械化转场,300只羊用一辆大卡车分三层隔板一次就可以拉过去,一天就能到达。”他说,“政府还给小畜每只补助10元左右、大畜每头(匹)补助50元左右的‘乘车费’,牧民都很开心。”

今年,库瓦尼别克还引进了40只种公羊进行品种改良,每只羊政府补贴500元。明年他要继续进行品种改良,再修建一座暖圈,扩大养殖规模。

库瓦尼别克的父亲说起如今的变化格外兴奋:“现在牧民想干事业,都有政策支持,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走上了幸福路。有党的坚强领导,我们信心十足,今后一定会把家乡建设得更美,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责任编辑:热汗古丽 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