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推动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 要正确把握“四个关系”

发布时间: 2021-11-11 12:26:46 来源:新疆日报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杨婷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党的民族工作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这“四个关系”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智慧,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规律,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强调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这“四个关系”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智慧,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规律,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

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

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差异是基于比较而言的。新疆各民族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存在着各自特点,其普遍形成于我国辽阔地域背景之下,是各民族基于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发展基础等要素而形成的,表现在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特色的生存样态。但这种差异绝不是民族、国家和文化认同上的差异,不能笼统地把“同”和“异”放到一个层面看待。各民族之间的共同性是主要的,差异性是次要的,共同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方向和根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科学阐明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差异性客观存在。承认差异,并非放大差异;增进共同,并非抹除差异。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历史和现实已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脱离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不可能具备这样的发展力量,也不可能获得这样的发展成绩。同时要看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利益和各民族具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只有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的具体利益。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共同创造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自秦汉后中华大一统的思想逐渐形成,中原与周边地区持续互动,各民族的文化互鉴融通、交相辉映,铸就了绵延博大的中华文化。早在2000多年前,新疆地区就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传播的重地,这里多元文化荟萃、多种文化并存。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长期交流交融,既推动了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发展。新疆各民族文化从一开始就打上了中华文化的印记。中华文化始终是新疆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也是新疆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历史充分证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扎根的沃土,为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精神养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才能巩固。

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但不是万能钥匙。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解决好“口袋”的问题,也要解决好“脑袋”的问题,不能富了“口袋”,穷了“脑袋”。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但同时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从未停止。实践证明,只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就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从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发展红利不断释放,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前进道路上,既有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会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我们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及矛盾冲突;只有在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的基础上坚定地走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才能不断地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顽强奋斗的凝聚力,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责任编辑:黄镜潼 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