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首 页 > 公告 >

阿克苏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年2月27日在阿克苏地区人大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

发布时间: 2021-07-05 19:40:49 来源:地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这一承上启下的历史交汇期,科学编制实施《阿克苏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于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开启建设新时代团结和谐文明富裕的美丽阿克苏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  继往开来扬帆  把握新机遇迈向新征程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对口援疆等重大战略机遇期,深入实施“76331”战略,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重于泰山的政治责任,树牢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把握稳定和发展两个关键点,坚持党政军警兵民协调联动机制,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暴恐活动多发频发得到遏制,宗教极端主义得到有效整治,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十三五时期地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0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15.05亿元,年均增长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81元、年均增长8.4%,农牧民人均收入17594元、年均增长8.7%。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三大攻坚战显成效。积极防范金融风险,实现违规举债零增长,政府隐性债务化解任务全部完成。乌什、柯坪2个国家级贫困县、269个贫困村、65408246575名贫困人口整体脱贫退出,在南疆四地州率先实现整体退出,易地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公园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生态建设成就斐然,持续开展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行动,阿克苏荒漠绿化连续35年生态治理的成功实践,成为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全国四大典范之一,阿克苏的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提升。

——优势产业日益壮大。能源化工产业支柱作用日益凸显,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能力不断加强,库拜煤田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稳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清洁化水平不断提高。石化产业链延伸及下游产品开发持续推进,由资源输出地向生产加工基地转变步伐加快。纺织服装产业一城四园建设加快初步形成纺纱、织布、印染、针织、服装全产业链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地区大数据中心、数字阿克苏地理空间数据服务平台建设顺利推进。商贸物流新业态初具规模,阿克苏药品和医疗器械集散中心、电商快递物流分拣中心纺织工业城出口监管仓库、保税仓库等正式运营成为南疆区域性商贸物流集散中心。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阿克苏机场二期扩建、阿克苏火车站、库车火车站和地区中心客运站改扩建、华疆物流铁路阿喀高速、北外环、纺织大桥全面投运,苏巴什水库、巴州阿克苏750千伏输变电等重大工程建成投用,大石峡水利枢纽、拜城县温泉水利枢纽工程、库拜玉高等级公路南外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支撑经济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城乡发展初见成效。阿温同城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库车顺利撤县设市,库---拜城镇组群加快特色发展,新型城镇化示范工程已初具规模。阿克苏市城市东南西北中全面改造提升阿克苏多浪河景观水系工程、国家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幸福公园、凤泉河公园、库车河城区湿地公园、沙雅县雁鸣湖生态湿地公园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型水系生态系统建成开放,提升了城市品位,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园中公园城市理念植入群众心中。

——民生条件极大改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九大惠民工程,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惠民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区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4.04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6.76万人次,基础教育全面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实现全覆盖,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居民免费健康体检持续开展,农牧区医疗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率均达到100%地区四馆一塔和工人文化宫完工投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始终贯彻党中央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关键性、基础性改革取得突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明显,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实现重大突破,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全部实现集中监管、保值增值。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对口援疆持续发力。始终坚持兵地、军地融合发展,推进经济、文化、维护社会稳定、干部人才、民族团结、环境保护等方面深度融合。油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取得重大进展,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持续扩大对外开放。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注重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稳妥推进职级并行工作,干部关心关爱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党建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成效明显,各行各业党组织建设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访惠聚驻村工作扎实推进。基层减负工作成效明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顽疾有效纠治。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得到巩固,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国际环境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国内环境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进入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的重要窗口期,加快发展具备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正在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疆内和地区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机遇和优势:一是党中央重视关心关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把新疆工作摆在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召开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新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二是各类政策叠加增效,党中央在统筹推进全国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把新疆作为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西部大开发重点地区、向西开放桥头堡、三基地一通道,给予了一系列特殊支持政策,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动力;三是对口援疆优势独特,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等方面,形成了长期稳定、成绩显著的对口援疆工作格局;四是资源转化潜力巨大,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富集,要素资源充沛,土地、电力、劳动力成本低等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潜在竞争力;五是稳定红利充分释放,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保持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六是人心凝聚提振预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发展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

在新的形势下,地区各级各部门和全体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我国将进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保持战略定力、树立底线思维,发挥优势、用好机遇,乘势而上、积极作为

第三节 2035年远景目标

根据党中央、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国家、自治区2035年远景目标为确保地区2035年与全国、全疆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地区2035年远景目标为: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始终保持在全疆前列,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台阶;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文化润疆取得重大成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增长极;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基本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长治久安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法治阿克苏、平安阿克苏、数字阿克苏、品质阿克苏、健康阿克苏建设达到更高水平。

第二章  着眼长远站位  明确新战略达成新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及自治区党委九届十次、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凝聚人心为根本,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持续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努力建设团结和谐文明富裕的美丽阿克苏。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确保新疆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新发展理念。始终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坚持高质量发展。把高标准、高质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更加注重优质发展、以质取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守人民立场,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永远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树立底线思维,确保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

——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坚持生态立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牢牢守住三条红线,严格执行国土空间规划。

——坚持依法治阿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努力开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局面。

发展目标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地区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改革创新成为发展主要驱动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达到15:40:4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0.5%,数字经济规模实现倍增,总量力争达到440亿元,年均增速15%左右,数字经济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36%以上,居自治区各地(州、市)前列,形成改革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全面形成,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耕地保有量保持在891万亩。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控制在自治区下达指标内;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的天数比例保持在50%以上;地区监测河流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类)比例不低于85%,重点监测湖库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重点监测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类比例达到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85%,乡村污水处理率达到50%;城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5%。森林覆盖率达到9%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比例达98%。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8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9‰以内。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地区就业人口数的95%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以上。脱贫成果巩固,脱贫后返贫人数动态清零。

——深化改革和依法治阿成效显著,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显著成效,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以防范化解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来全面检验社会治理体系和现代化治理能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深入推进,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依法治阿水平在全疆处于前列,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

专栏1十四五时期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第三章  坚持创新驱动  打造区域性创新创业高地

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战略,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一节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加强地区各类企业联合科研院校开展产业重大科技专项和关键技术攻关,在地区产业集聚区新建、整合、提升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质检中心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升级,积极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引导创业投资基金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公司股权交易,持续稳定增加研发投入,推进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在新材料、新能源、新信息技术、现代农业、先进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围绕煤炭、石油、矿产、农副产品、光热等优势资源创新转化,加快设立一批面向市场需求的产业技术新型研发机构,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推动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协同合作。发挥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一批专精特新技术企业,挖掘一批活跃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群体。

第二节实施人才强阿战略

加快引进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广泛吸纳各类学科带头人、管理专家和优秀青年人才。突出本地人才培养,在新疆理工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技师学院、工业技师学院、中职学校等增设相关专业,大力培育六大产业急需紧缺专业人才。进一步修订完善人才政策,稳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改革,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第三节 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科技资源,提高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健全科技投入保障体系,强化财政资金扶持,引导金融资金和民间资本进入创新领域,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健全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积极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营造崇尚创新、鼓励探索、多元包容的政策环境。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布局建设一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推进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建设,为权利人提供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服务。

第四章  坚持特色主导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地区能源和特色产业基础优势,深入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不断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第一节 全力建设特色农业优势区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按照稳粮、优棉、促畜、强果、兴特色思路,加快地区粮、棉、果、畜、设施农业五大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特色林果深加工步伐,大力推进数字农业发展,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

巩固粮食生产安全建立粮食规模化标准化基地,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和品种结构。严格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和各项粮食补贴政策,稳定粮食安全生产能力,完成34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推进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小麦种植效益。实现粮食产业安全、高质量发展。

提高棉花产业发展质量推进优质棉生产基地建设完成以棉花为主的735万亩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建设,优化棉花品种结构,大力推广机采棉种植技术,完善机采棉各项技术措施和机械设备,加快土地流转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棉花质量

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坚持兴羊增牛扩草、降本提质增效、产业化经营总体思路,不断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完善科学养畜示范、饲草料保障、畜禽良种繁育、动物防疫、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畜牧科技服务六大体系,重点发展肉牛、肉羊优势产业,稳定发展生猪、家禽产业,适度发展鸽、油鸡、马鹿、驴、骆驼等特色养殖产业,构建东西二带五区域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着力打造畜禽产品优质充足供给、动物卫生安全有效监管、动物疫病高效有序防控、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畜牧产业。

推进林果业提质增效推进特色林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稳定核桃面积、调减红枣面积,适度增加苹果、鲜杏、香梨、葡萄优势品种,小规模发展特色小宗杏、李、桃、樱桃、西梅等,绿洲外围发展沙棘、花椒、翅果油树、桑、沙枣、杜仲、枸杞、文冠果等生态经济树种。创建以阿克苏冰糖心阿克苏核桃为核心的名、精、优、新林果产品品牌。深入实施林果提质增效工程,继续扩大特色农产品百十一基地规模,积极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基地,落实标准化生产与管理,提高品质和有效供给。加大生产、流通、加工、销售等领域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创新。举办杏花节、赛杏会以及夏秋季节的各种采摘节、丰收节,推进城郊采摘、观光、休闲、生态旅游及小宗鲜食果品设施栽培多元化发展。到2025年,特色林果规模稳定在450万亩。

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大力推进国家级棉花制种基地新疆重要的小麦、玉米粮食作物和马铃薯、恰玛古等特色农作物制种基地建设,深入推进科企合作,完善或组建联合体育种平台,打造一批竞争力强,能走出去的育种联合体集群

壮大和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大豆、薯类、恰玛古、小杂粮、鹰嘴豆、沙棘、葡萄、蔬菜、加工番茄、色素辣椒、籽用瓜、亚麻、中草药、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全面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推动温室大棚、拱棚与露地蔬菜协调发展。推动库车、阿克苏依托馕城、馕文化产业园发展馕产业,推行农业+旅游模式,促进特色农业和休闲旅游深度融合,提升休闲观光农业、都市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养生农业、养老农业等发展水平。

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确保粮食安全。大力建设确保口粮安全的高标准农田、土地整治、农业高效节水、农业清洁生产、农机具存放设施、土壤改良和耕地监测等工程。积极培育设施完备、技术先进、质量安全、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养殖场。加强重大病虫害、重大动物疫情、森林草原火灾、防洪抗旱、重大气象灾害等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好退牧还草工程。

提升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以沙雅县粮棉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县建设为引导,扩大绿色环保、高效节约农机装备和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林牧渔生产、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推广。到2025年,农林牧渔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72%,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90%,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林果业、设施农业、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取得明显进展,农业机械化进入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时期。

做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优化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布局结构,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建设一批特色突出、效益佳、外向型、发展潜力大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冷链仓储、物流销售及配套服务的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出口基地。推动农产品产销对接,形成以浙江省为桥头堡,辐射东南沿海及内地主要城市农产品销售格局。

专栏2:农业现代化推进项目

第二节 全力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

依托六大产业集群发展基础,深化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以石油石化深加工为重点,加快产业板块间的横向产业耦合循环,最大限度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壮大石化化工产业规模。通过形成合理资源配置、技术先进的工业生产模式,加快推进产业链数字化和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培育新的特色产品,形成新的优势主导产业。

一、全力建设能源产业集聚区

——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深入推进油气体制改革,继续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国家油气区块招拍挂工作并进入油气资源勘探领域,争取地区内拍卖区块资源全部实现就地转化利用,鼓励油气资源开采企业本地化注册。积极支持两大油田公司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推动顺北、塔河主体、博孜大北等区块油气开采取得重要成果,新增油气资源全部留用当地加工转化,加大地区天然气管网、储备和运营设施建设及互联互通工作,重点联通博孜、克深、英买力等气田至温宿产业园区及西部县(市)天然气管网,集中在温宿发展天然气化工产业,辐射至阿克苏市、柯坪县。全力抓好传统石化企业的转型升级,注重引进清洁高效化工技术和市场领先地位产业项目,推动产品精细化发展。强力推进塔河炼化千万吨级炼油能力建设,确保百万吨乙烯蒸汽裂解工程建成投产,实现库车石化产业基地向乙烯化工一体化转型;助力库车、沙雅、新和配套烯烃、芳烃中下游产业和天然气化工精深发展,逐步形成锦纶、氨纶等纺织原料、聚乙烯、聚氯乙烯等高品质塑料、包装材料、环氧丙烷等聚氨、聚醚等各类基础化工原料、有机材料工业,为发展制药、纺织、日化、建材、橡胶等行业提供原料支持将阿克苏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

——煤电能源产业。依法依规加强煤炭资源勘探开发工作,通过阿艾矿区、温宿博孜矿区总规修编和拜城矿区资源整合,科学优化设置矿井建设规模。进一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强煤炭企业标准化建设,利用5G技术提升煤矿安全生产和智能化管理水平,全面引进智能化开采和数字矿井建设,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达到70%以上,大型煤矿生产能力达到核定产能的50%持续推进煤炭洗选和煤质分层利用工作,继续加大现有煤电企业节能改造和超低排放改造和监测,在煤炭供应保障和电力消纳前提下,适时启动规划建设背压机组,确保煤炭清洁化利用。扩大拜城矿区煤层气先导性示范性工程建设成果,引进优质企业加大库拜煤田煤层气开发利用力度,加强煤矿火区治理规划实施和监管,加大煤矸石有效利用。重点发展库拜区域成为南疆煤炭、煤电和煤化工基地。

——煤盐化工产业。坚持创新引领,加快现代煤化工产业技术引进,升级改造传统焦化产业,以库车市、拜城县、温宿县为重点推进煤炭资源优质高效利用。充分释放焦化企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煤焦油、粗苯、甲醇等产品的加工利用水平;延伸焦炉煤气制甲醇下游产业,进一步发展合成气、甲醇、甲醛制乙二醇,、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衍生品及下游产品,争取在高端碳材料、特种精细化学品等方面有所突破,推动煤化工产品精细化发展。充分利用拜城、温宿优质煤炭、石灰石和岩盐资源,引进现代煤化工、盐化工企业,构建煤盐联动一体化发展的产业体系,探索煤化工、石化产业板块间产品互补利用。着力探寻盐化工产业板块中乙炔延伸发展潜力,围绕乙炔化工下游布局氨纶等一批高附加值精细化工项目,实现特色化发展。

——精细化工产业。加大乙烯、聚乙烯、聚酯等石化原料保障力度,提升功能化学品和高端功能材料产出比例,丰富地区化工产品结构,建设具有阿克苏地区特色的精细化工产业链,重点支持特种橡胶制品、特种纤维、绿色环保农药、医药中间体、石化行业专用助剂、高级催化剂、新型材料、特种有机化学品等产品。

二、全力推动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发展十四五期间,依托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自治区产业规划布局,全力争取将阿克苏纳入国家优质棉花、棉纱基地,全力打造新疆优质棉花(长绒棉)、纱线、布料为核心的功能区,按照延链、补链、强链高质量发展要求,抓住东部沿海城市产业转移机遇,高效承接内地针织、家纺、服装产业,打通坯布印染环节,重点引进染布、水洗、色纺布、印花布、面料染整、服装辅料、机械设备等下游产业项目,加快完善纺织服装全产业链;持续推进产业多元融合发展,完善纺织服装产业供应链,培育毛纺、麻纺、化纤纺以及混纺,着力推进石化与纺织协同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化纤、粘纤、包覆纱、涤纶、氨纶、锦纶等化纤以及产业用纺织品项目建设,实现产业前、中、后端均衡发展,培育发展新优势。加快配套专业市场建设,完善工业原辅料、配件、物流、金融、信息等产业体系,提升电子商务、纱线至服装全流程检测、设备维保、研发设计等公共服务,构筑南疆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基地同时,加快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实施落后产能的改造升级置换,形成配套完备、装备先进的产业体系,不断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将阿克苏打造成为新疆重要的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三、全力做大建材冶金产业强化规划引领、推动技改提升、坚持分业施策、着力补链延链,加大资源整合和勘探开发力度,加快传统建材产业工艺装备节能减排改造和技术升级,积极引进复合保温板材、建筑结构一体化、太阳能光电互补等绿色建材产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防火材料、装饰材料等绿色建材产业,推进建材冶金产业规模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到2025年末,建材冶金产业增加值占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3%以上,将建材冶金产业打造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四、全力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围绕矿用机械、新型建筑机械、石化装备、机电设备、现代农业机械等重点领域,积极引进国内制造轴承、齿轮、模具、液压件、气动元件、密封件、紧固件等关键基础配套产品,加快精石科技无人直升机生产试验基地、圣驼轮胎120万套斜交工程轮胎、吉尔特公司太阳能空调空气净化器冷暖风机生产线、新疆新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专用车生产线、伟力得全钒液流储能装备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全力支持钵施然农机子午线轮胎等已投产装备制造业企业扩大产能,不断增强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后劲。

五、全力做实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着力引进先进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持续推进地区大数据中心、数字阿克苏地理空间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氢能产业示范工程,围绕制氢、储氢、运氢、氢能替代及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增长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第三节 全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依托丰富的人文历史、自然资源和特色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阿克苏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欧亚大通道边境节点、南疆地区的交通区位优势,加快推进海元物流、航空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着力构建公铁联运、航空物流、城乡配送、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整合优化地区优势旅游资源,大力支持托木尔峰大峡谷等创建5A景区,全力培育更多4A景区,叫响丝路古龟兹·神奇阿克苏品牌,将阿克苏打造成为南疆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构建高端商务服务平台,拓展金融和保险服务业,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积极发展科技、信息、中介服务业,鼓励发展健康体检、健康咨询等多样化健康+”服务,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推进养老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化,将阿克苏打造成为南疆区域性医疗康养高地。

专栏3:现代服务业项目

第五章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  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

十四五时期,阿克苏地区将通过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起现代交通运输、能源电力和现代水利、信息化四大支撑体系,切实发挥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第一节 加快建设现代交通体系

紧紧围绕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的目标,到2025年末,建成布局合理、优势互补、衔接顺畅、城乡共享的交通运输体系,将阿克苏打造成为新疆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

公路方面:完善三横三纵骨干公路网布局,确保G314线阿克苏境段(南外环)、G579线库车拜城玉尔滚(二期)G580线阿克苏阿瓦提项目顺利完工。加快G217线库车沙雅一级公路G219线温宿乌什阿合奇一级公路项目开工建设,推进拜城新和沙雅二级公路G217线独山子库车高速公路、G219线温宿昭苏公路、沙雅尉犁公路前期工作。加快推动社会资本参与旅游、资源公路建设,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优化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地区城乡客运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实现城市中心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50%以上,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继续巩固两通成果。

铁路方面:完善和优化路网布局,扩大路网覆盖面,提高路网干线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加快阿克苏阿瓦提阿拉尔铁路建成投运,推进伊宁阿克苏、新和拜城铁路及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快库车沙雅阿拉尔铁路前期工作,逐步形成以阿克苏市、库车市为路网核心的两轴、两心、多条支线十字型铁路网主骨架。

航空方面:加强公共航空运输体系建设,适时开展阿克苏机场第二跑道和增建停机坪前期论证工作,大力推进库车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加快推进拜城支线机场项目建设,加快发展通用航空事业2025年末,建成并投用通航机场不少于2实现1-2家航空公司在阿克苏机场设立基地,阿克苏机场飞机起降29400架(次)、年旅客吞吐量达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1.5万吨,将阿克苏机场打造成南疆航空次枢纽。

专栏4:现代交通体系建设项目

二节 构建清洁高效的能源基础设施体系

深入开发水能、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资源,优选乌什、柯坪、阿瓦提规划建设大型光伏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广泛开发光伏+”储能+”多产业发展新兴业态模式和示范工程;建设水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示范基地。重点利用南疆环塔里木750千伏主网架双回路工程建设和疆电外送第三通道,全力建设南疆新能源送出节点工程大力实施城镇增量配网、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增强电网调峰能力,全面优化电力电网配置能力和供电侧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地区内输电断面的配置水平,实现地区供电可靠率和综合电压合格率逐步提高。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强农村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建设,有效提高全社会用能清洁化水平。

专栏5:能源基础体系建设项目

三节 完善现代水利基础设施

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加强水利基础设施、防汛抗旱、民生水利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到2025年,防洪抗旱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显著提升,水利信息化工程进一步加强。

专栏6:水利基础设施项目

四节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5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发展多种形式的宽带接入,推动光纤入村,实现电信基础设施、光纤网络共建共享。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加快建设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统一电子政务平台,实现各领域业务一网办理。加快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工业互联网,大力发展新型智能化计算设施,推动阿克苏大数据中心有序建设使用。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推动新基建与制造、能源、交通、农业等各领域的融合发展,深化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大力推动互联网+”创业创新,以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专栏7: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第五节 加快培育完整供需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以质量品牌为重点,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持续推进家电、汽车等大众消费,规范发展直播带货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降低企业流通成本,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发展服务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改善消费环境,扩大节假日消费,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促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能源资源等产业门类关系协调。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

第六章  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扩大高水平开放

第一节 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增长极

充分发挥阿克苏东联西出南引北通的独特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围绕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建设重点任务,加快交通网络建设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通道、南通道及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不断提升双向开放水平,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使阿克苏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增长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加快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加强国内国外合作积极搭建国内国际会展平台,加快推进与周边国家在文化科教、医疗康养领域的交流合作,加快推动阿克苏药品和医疗器械集散中心成为新疆出口西亚、中亚国家的大型交易平台。充分发挥浙江省对口援疆作用,积极争取长三角、珠三角重点城市产业转移的制造业、服务业大项目,加大东部沿海和中部省份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打造东部产业接替区(承载区)。加快构建对外贸易发展新格局面向中亚、西亚、南亚及欧洲市场,加快推进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升级,构筑对外开放平台

第三节 加强南北疆比邻各地州的共赢合作

立足地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的加快建设,将阿克苏打造成为南疆旅游集散中心、库车成为南北疆交通和产业大十字路口,充分发挥地区东联西出南引北通的独特区位优势,实现与南北疆比邻各地州的合作共赢。

第七章  坚持深化改革  有效激发体制机制活力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化放管服等重点领域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第一节 构建多元经济主体市场格局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促进国有资本与其他社会资本有机融合,引领优势产业项目投资建设。放宽市场准入,健全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配套政策和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服务领域向非公有制经济开放。

第二节 加快市场要素改革

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加快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价格改革步伐,建立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激励机制,积极推进电力大用户市场化交易和可再生能源直供电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低电价政策覆盖范围。加快土地要素体制改革,完善自然资源、国有资产、农村集体产权、知识产权、居民财产权等产权制度,全面推进土地、房屋、林地、草原、水产养殖等不动产登记管理工作。继续开展农村土地清理,抓好后备耕地建设,坚决制止和严厉打击乱开、滥垦行为。

第三节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完善政府投资管理制度,深化投资报建审批改革,健全完善投资运行监测预警、投资监管执法体系、投资社会服务体系。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主体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建立政府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序地新型投资体制。发挥政府投资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公共领域。

第四节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税收制度改革政策及减税降费各项措施,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完善预算约束机制,深化支出绩效管理,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建立与财权事权相适应的现代公共财政制度,完善对下转移支付制度。强化地方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强化税收引导、财政激励功能,加快发展各类金融市场,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第五节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重点在需求结构、投资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等方面发力,不断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加大僵尸企业清理处置力度,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着力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加大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成本和要素成本。

第六节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简政放权,严格落实只进一扇门,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拓展同城通办范围,让更多事项实现异地通办。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扩大减税降费政策普惠范围,完善办税服务标准化建设,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完善中小微企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快服务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前后方招商会商制度,创新招商方式、拓展招商领域、优化招商服务,持续实施驻地招商,积极承接内地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诚信阿克苏建设,切实提升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第七节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以推进行政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积极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扩大最多跑一次改革覆盖面,加快推进地、县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工作,提升各级政务大厅规范运行,。

第八章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第一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继续落实八个要”“四个不摘”“八个不变要求,做好五个衔接,突出五项重点,依托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实施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制度机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将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集中力量补齐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发挥贫困监测预警机制作用,持续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受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着重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发展活力,对有致贫、返贫风险的及时通过产业、就业等措施予以帮扶,确保脱贫后能发展、可持续,防止出现新的贫困,巩固全地区脱贫成果

第二节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围绕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地区农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全面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火灾防控水平。

深化完善农村改革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严格落实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抓好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成果,严格落实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健全完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

专栏8:乡村振兴项目

第九章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一节 做实国土空间规划

立足阿克苏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准确把握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特征和问题,找准地区在国家和自治区国土空间格局中的功能定位,科学拟定规划期内国土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的总体目标和人口、经济、用地等主要指标,确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基本格局,明确地区的重点发展区域和重大区域性基础设施廊道布局,明确国土空间整治与生态修复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区域,形成空间功能定位清晰、布局合理、集约高效、支撑得力、各类要素相互协调可持续的地区发展空间新格局。

第二节 保护绿色生态空间

科学划分开发空间和生态空间树立生态公园理念,建设区域生态名片促进地区全域旅游行业的发展。构筑生态保护格局,突出自然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和人居生态三大生态保护主题,构建以水源涵养、防风固沙、土地沙化等空间为依托,以天山南麓生态廊道和塔河生态廊道为骨架,以重要湖泊湿地和自然保护区为镶嵌的两廊、八带、四区、多点的生态保护安全格局,打造区域绿色生态屏障。制定并实施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分区管控措施,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第三节 完善城乡发展空间布局

基于地区一轴一环、两极两带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综合各县(市)基本条件和发展差异,划分阿(克苏)-温区域为优化提升引领区,库---拜区域为创新融合示范区,柯--阿(瓦提)区域为巩固脱贫发展区。以县(市)国土空间规划作为乡(镇)和村庄规划的依据和指导,明确村庄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规模,做到经济社会和环境承载力全面发展。加大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力度,实现地域特色、民族风貌和时代特征的有机结合。立足于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城镇基础条件,进一步推动地区东西部城乡一体化发展。强化区域发展轴,增强阿温同城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效益,协调东西轴线城镇之间在空间、产业、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合作,打造特色产业区,培育县城、重点镇作为地方经济的增长点,工业园区与周边的乡(镇)集合互动,产城结合,带动地方,服务于地方,达到全域共同发展。

第四节 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按照三线一单划定,围绕生态功能定位,优化产业发展空间结构形成两群两带,双主一次产业整体布局结构。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完善园区基础和配套设施,强化园区功能发挥,形成产业高地和集群发展。十四五时期力争实现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地区县(市)工业增加值比重80%以上。

第五节 全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阿克苏-温宿-阿瓦提-阿拉尔、库车-沙雅-新和-拜城2个城镇组群,加快培育阿温同城区域性中心城市,稳步推进县城与中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市政公共交通设施,实现城镇间、城乡间快速通达。建立城市体检评估制度,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统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布局,不断提升城镇空间品质,增强城镇的人文特色。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绿色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加快城镇管理信息化步伐,全力推进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等智慧化建设,加快各项社会事业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职工同等享受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公共服务。坚持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园中的宜居宜业公园城市定位,开展城镇环境整治,完善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改善县城公共厕所,完善市政管网设施,健全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配套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提升城镇功能品质。

第六节 有序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

按照一特色乡(镇)一主业、多业整合发展思路,采取试点先行、稳妥推进的原则,合理、有序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以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引导二三产业向特色小城镇集中,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重点打造被列入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的沙雅县古勒巴格镇以及自治区首批试点的9个特色小城镇,把特色小镇和小城镇作为城乡融合的枢纽和服务农村、集聚产业的中心,培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第七节 统筹协调城乡发展格局

顺应城乡融合发展趋势,重塑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双向流动,促进城乡规划布局、要素配置、生产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按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促进城乡联动,农民梯度转移。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充分发挥城市的先发优势,推动城市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向农村延伸,着力形成社会事业城乡协调发展、社会保障城乡全面覆盖的新格局。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手抓,突出城乡统筹、以城带乡、产城融合,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布局,分类有序推进乡村发展,构建城乡协调联动的融合发展格局。

第十章  推进文化润疆  建设先进文化引领区

持续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和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发挥文化浸润作用,深入开展以聚民心、兴文化,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铸魂、培育、传播、坚守等十大文化润疆示范工程,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干部群众心灵深处。按照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要求,不断增强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能力,形成手段先进、竞争力强的主流媒体,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讲好阿克苏故事。

第一节 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

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通过大力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起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筑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堤坝。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革命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扎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基层示范点建设,打造一批标识明显、内涵丰富的宣传文化阵地。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阿克苏特色文化品牌。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不断丰富各族干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扎实推进地区影剧院、塔里木歌舞团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积极推行文化+”模式,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科技等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具有阿克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积极守护非物质遗产。加强乡村非物质遗产项目的生产性保护,抢救濒危民俗文化遗产,确保文物古迹不受破坏。加快建立农村非遗数据库。发现、保护、培养民俗文化传人,严格遵照传承人认定制度,积极推荐农村艺人为各级传承人。组织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命名评选和民间实用人才绝活展示活动。在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的基础上,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内容、风俗和礼仪。积极保护古村落,发展乡村文化旅游。

第二节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标准,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动态反馈机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文化服务。实施城市书房工程项目,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地、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作用,为各族群众提供优质的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广泛开展公共文化巡展、巡演、巡讲和全民阅读、艺术培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基层、全民健身等文体活动。依托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歌咏、书画、读书、朗诵、文艺演出等活动,活跃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以地、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为抓手,强化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多渠道、多层次提高基层文化干部素质,引进年轻化、知识化、热爱群众文化的优秀人才充实队伍,常态化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调动各族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与自主性,构建全面覆盖、满足需求、凝聚人心、引领风尚、助推稳定的文化工作新格局。

第三节 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坚持制作、播出共同发展,市场、行业各行其责,逐步实现制播分离,促进节目制作的专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加强新媒体建设,依托互联网,发挥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宣传作用,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推动文化宣传多元化。建立内容丰富的数字文化资源库、数字图书馆,实现文化资源、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形成全覆盖的数字群众文化与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为基层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提供内容健康、服务规范、环境良好的公益性互联网服务。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创作推出一批优秀文化精品,丰富各族干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优秀中华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运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进万家等平台载体,把更多优秀的电影、广播电视、书刊、科普活动、文艺演出、全民健身活动送到农民中间。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探索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实现精准化。推广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在充分发挥文化企业供给作用的基础上,探索运用市场机制、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增加文化资源总量。

第十一章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治理示范区

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美丽阿克苏。

第一节 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

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改善城乡环境质量。以阿-温防控区为重点,强化大气污染防控力度,落实能源双控目标,持续推进工业源污染治理,加快推进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和河(湖)长制,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加强多浪河、阿克苏河等13条河流及上游水库等4个水库的污染防治,全面开展各类水体污染综合整治。持续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在工矿企业及其周边、设施农业集中区等设置土壤生态环境风险监测点位,加强土壤污染源监管,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推进油(气)资源开发区土壤生态环境污染调查及历史遗留污染场地修复治理,探索推行林长制。到2025年末,地区PM2.5年均浓度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自治区考核指标要求。

第二节 全面加强国土空间管控

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制定差异化政策,分类精准施策,推动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推进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着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建立生态保护框架体系,运用三线一单规划成果,对生态严控区进行优化调整,整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实施准入清单负面清单。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珍稀濒危物种和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实施野生动物救护体系工程,加强塔里木河流域荒漠区等生物多样性丰富区保护力度。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巩固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治理成果,全力推进渭干河流域、艾西曼湖区域生态安全修复工程,着力推进空台里克百万亩荒漠治理。持续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投入和运行长效机制,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推进清洁能源使用和独立燃煤锅炉改造,积极推进农业污染减排,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推进村庄集中布局、集聚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工作,建设一批生态乡(镇)、美丽乡村。

第三节 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以石油、化工、纺织等重点行业企业,各类生态环境风险源、危险废物及危化品、人群聚居区及饮用水水源地等敏感区域为防控重点,推进生态环境风险源调查与评估,完善防护设施、增强处置能力、落实防控制度和加强监管力度。整合衔接优化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总量控制、环保标准、排污收费等管理制度,实施排污许可管理,建立完善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度。加强和完善生态环境风险应急体系建设,提升生态环境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开展生态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以涉危险废物、涉危险化学品企业、饮用水源地、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和风险管控区域土壤等为重点,全面开展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生态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危险废物监管,因地制宜推进县(市)、乡(镇)、村医疗废物收集转运体系建设。

第四节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谁污染、谁补偿,谁改善、谁得益,有奖有罚为原则,按照生态功能保护类、生态环境治理与改善类、环保设施周边区域利益协调类,分类实施生态补偿。加快研究实施沙雅县油(气)田开发生态补偿、阿克苏河等主要河流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生态补偿,健全生态补偿对象范围,根据不同补偿对象确定补偿标准,强化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

第五节 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和资源节约

坚持节约优先,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逐步构建起包括绿色产业、绿色技术、绿色能源和绿色生活等四大体系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严格实行区域流域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健全地、县(市)、乡(镇)三级行政区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控制指标体系,完善主要农作物、工业产品和生活服务业用水定额体系。推进重大规划和产业布局水资源论证,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制度。严控河湖水资源开发强度,建立健全生态流量(水量)监测预警机制,维护河湖生态安全。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高效开展土地整治,提升耕地生产能力。严格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激励和约束机制,调整结构,盘活存量,加大批而未供土地的有效利用,加快闲置土地处置,积极推动存量土地、低效用地盘活利用和城乡土地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不断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制度。积极开展工业绿色发展行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大重点行业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和运行监管力度。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推进交通运输领域节能行动,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引导居民绿色出行。推进节约型机关和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推进园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开展能源托管服务、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提高园区管理信息化、可视化、精准化水平,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发展。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垃圾分类回收、餐厨废弃物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建筑垃圾等典型废弃物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构建覆盖全社会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专栏9:生态文明标杆区建设项目

第十二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各族群众福祉

打造民生建设先行区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扩大就业、增收致富、教育提升、全民健康、社保扩面、安居保障、煤改电、兴边富民、公共安全保障、稳定惠民等十项惠民工程,让地区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发展稳定成果。

第一节 积极稳定和扩大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完善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以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退役军人等为重点服务对象,健全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鼓励农村劳动力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着力解决各族群众就地稳定就业问题,推广创客空间、创新工等新型孵化模式,加快建设一批孵化效果好、企业存活率高的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示范园区,支持举办创业创新大赛、创新成果和创业项目展示推介等活动,形成地县乡村四级创业促就业工作体系,建立面向各族群众的创业服务平台。到2025年末,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以上。

第二节 加快实施教育优先战略,建设区域性教育人才高地

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引领,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合理规划幼儿园布局,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完善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制度,满足城镇学前适龄儿童普惠性幼儿园入园需求。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调整完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推动普通高中优质发展,鼓励更多优质生源在本地高中就读,创建6所自治区级示范普通高中。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广引校进企”“入企办学等联合办学模式,优化职业教育办学资源,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作用,鼓励和支持职业学校主动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培育建设为引领改革、支撑发展的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阿克苏教育学院转设为阿克苏师范职业学院,库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组织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以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为重点,持续扩大特殊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十百千名师培育工程,进一步健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和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严格教师准入,提高入职标准,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2.0工程,建设互联网+教育基础设施,打造区域性教育人才高地。

第三节 全力建设健康阿克苏,打造区域性医疗康养高地

加快建立完善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生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和治理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以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内涵建设为重点,全面实施医疗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全地区再建成3所三级甲等医院,建成南疆中医诊疗中心、南疆传染性疾病诊疗中心;青少年临床心理诊疗中心、儿童诊疗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康疗中心。全地区新增12个自治区级、52个地区级和28个县(市)级重点学科;所有中心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手术服务功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全部建成中医馆,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场所建设、检测设备的配备、检测和分析能力全面提升,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和储备达标率达90%以上、应急响应及时率达到100%,检测水平、应急能力达到南疆一流、全疆领先;县级疾控中心应急处置能力达到南疆领先水平。加强重大疾病联防联控,全面落实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责,做好重大疾病的监测检测工作,提高重大疾病筛查率和规范治疗率。提高妇幼健康水平,提高免费婚前医学检查覆盖率,落实母婴安全工作措施,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加强职业健康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全地区统一的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积极构建保障更加公平、管理服务更加规范、医疗资源利用更加有效的医保制度,深化药品全流程改革,继续推进医联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努力打造区域性医疗康养高地。

第四节 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增进各族群众福祉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严格落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目标,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发展。加大基本住房保障力度建设,健全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在内的城镇所有常住居民住房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推进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和孤儿集中收养工作。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加大残疾人社会救助力度,健全残疾人福利补贴制度,提高残疾人医保报销比例。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做好双拥工作,推进库车市、拜城县、温宿县、阿瓦提县创建为双拥模范城市。大力推进青年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第五节 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万家活动,精心开展主题宣传、政策宣传、典型宣传,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培育时代新人。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新疆历史学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习并扩大道德模范的崇高精神,深化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良好风尚的维护者,不断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

第十三章  坚持依法治阿  建设团结和谐平安区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高社会治理和防范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保持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第一  加强法治阿克苏建设

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法治精神,把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落实到地区工作各个领域,加强法治社会建设,扎实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执法监督,提升执法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全面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加强以宪法为核心、民法典为重点的法律体系宣传教育,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第二章 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

坚持党政军警兵民协调联动,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推进反恐维稳工作向规范精细常态转变。坚持依法严打方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不动摇,坚决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三股势力渗透颠覆破坏活动,确保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优化完善便民警务站工作,加强网格化管理。做好稳边固防工作。坚持网上网下联动,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维护网络安全。

第三章 促进宗教和睦和谐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更好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爱国宗教界人士关爱培养,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经学思想建设,引导信教群众正信正行。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保护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尊重信教群众的习俗,保障正常宗教需求和合法宗教活动。全面加强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宗教活动和信教群众的教育管理服务,不断改善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活动条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教育引导信教群众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依法打击宗教极端势力,持续深入推进去极端化。

第四节 全面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坚持用思想教育、政治引领、法治保障来增强各族群众文化认同,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通过全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广泛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凝聚力不断增强。

第五节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落实重大疫情等灾害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从源头上防控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强化食品药品、网络等安全监管,抓好流通销售质量,实施餐饮质量提升工程。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道路交通、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提升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震、气象灾害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推进自然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强化消防站、市政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提升智慧消防水平。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队伍建设,完善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救援救助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六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沉,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并完善向村(社区)选派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制度,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引导和帮助基层组织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水平,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信访制度,健全信访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依法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法律工作者、退役军人等优势,做好组织引导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权益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经济、金融、粮食、能源、生态、重要基础设施等领域安全工作,健全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体系。

第十四章 坚持协调配合  提升浙江援阿综合效益

坚持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疆,以干部人才援疆、产业援疆、保障改善民生、交往交流交融、文化教育援疆为重点,注重系统谋划、点面结合、逐年推进、聚焦发力,大力提高援疆工作成效,把对口援疆工作打造成民族团结工程,发挥好对口援疆综合效益。

第一节 民生普惠改善行动

坚持80%的援疆资金向基层和民生倾斜,重在立足基层群众所急所需,让更多普通群众享受援疆成果。加大对乡村振兴乡镇五小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水电路气、教育医疗文体社会福利设施的支持力度;健全完善劳务输出常态化合作机制,鼓励阿克苏籍人员赴浙江等内地省(市)务工、经商,加大对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支持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二节 特色产业提升行动

发挥浙江优势和援疆队伍作用,打造输血”“造血齐头并进的立体援阿模式。发挥浙江数字经济优势,强化数字赋能产业援疆,推动一批数字技术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及经济社会治理等方面应用,重点支持十城百店”“百村千厂”“万亩亿元等品牌化工程提质增效。帮助开展精准招商,发展壮大飞地经济,围绕六大重点产业,深化与浙江及东部地区企业的深度合作,引导东中部地区产业有序梯度转移,支持地区农副产品加工业精深化发展,加快完善地区纺织服装、能源化工、轻工五金、营养健康食品等产业链。聚焦流通渠道、业态、主体、平台、设施以及治理,进一步发挥浙江市场优势,支持直播等电商模式创新,做强电商产业园和农村电商运营中心,完善城乡电商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地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大引客组客进阿力度,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优化提升旅游发展扶持鼓励政策,助力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对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地区技能型人才培养,助力提高地区待就业群体的就业能力,促进更高质量的就业。

第三节 干部人才培养行动

提升干部人才培训项目的统筹性系统性,理清人才培养需求、目标及分年度举措,整合培训项目,打造工作品牌。做实做细干部人才培训,加强教师医生经管类党政干部等重点人群培养、实操培养、就地培养、创新思维培养、专业系统培养,分期分批组织地区干部人才赴浙江挂职、跟岗培养。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援疆,加强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教育建设,支持建设地区、县、校三级教研体系,积极探索大组团、大帮带、大教研、大托管等新模式,让教育人才组团式援疆成果惠及更多基层学校。进一步深化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模式,全力打造重点(特色)专科,加快提升地区医疗卫生整体水平。建立人才激励与考核机制,激发援疆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坚持把援疆干部人才安排在最合适、最能发挥才干的位置上,让他们任实职、分实工、担实责,发挥援疆干部人才桥梁纽带作用,搭建沟通合作平台。

第四节 生态文明建设行动

大力践行两山理念,弘扬柯柯牙精神,广泛开展各类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在阿克苏形成重视生态文明、保护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实行林长制改革,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的森林保护发展体系。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植树造林,支持地区荒漠绿化和森林建设论证,加强对人工林和胡杨林的保护。打好净土、碧水、蓝天保卫战,支持修复受污染土壤、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等。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大力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过程中,坚持保护生态环境,注重提高生态环境保护门槛,控制污染行业和企业的引进。支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与技术引进。

第五节 民族团结促进行动

坚持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的根本途径,发挥浙江援疆纽带桥梁作用,积极开展县(市)、部门与浙江对口城市主题交流活动。深入推进浙阿百校十万石榴籽工程,以少先队员为重点组织开展覆盖面广、形式多样的青少年交往活动。大力实施我爱浙疆系列文化润疆工程,借助浙江文化产业优势,加大文化走亲力度,加大文艺人才培养力度,支持阿克苏多浪·龟兹特色文化品牌输出和文化产业发展。结合文化礼堂升级改造,帮助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精心打造民族团结示范村。

第十五章  坚持协同联动  建设融合发展创新区

第一节 全面推进兵地融合发展

坚决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支持兵团向南发展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兵地一家人”“兵地一盘棋思想,加强兵地发展规划衔接协调,合力提升区域内阿克苏市中心城市和阿拉尔市副中心城市功能。推进兵地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共建共管共享。完善兵地联合维稳常态化机制,形成兵地维稳合力。加强兵地双方在经济、文化、社会、干部人才、维护稳定等方面的融合,形成经济融合发展、文化交融共建、生态环境共保、维稳责任共担、民族团结共创的局面。

第二节 深度推进油地融合发展

围绕油地持续、稳定、健康、有序发展目标,深化油地关系,加强油地共建战略合作,大力支持中石油、中石化加大油气勘探开发投入,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加快项目联手,打造产业联盟,推进更多石化企业属地化注册,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推动油地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拓展,逐步提高油气资源开发市场化程度,增强油气资源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

第三节 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牢固树立军民一家亲、军民鱼水情思想,深入做好双拥共建工作,确保军地联系制度化经常化,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深度发展格局。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大力支持驻阿部队现代化建设,加强民兵预备役力量建设,抓好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和交通战备等基础建设。

第四节 加快实施区域一体化战略

通过系统整合提升地区中心城市与各级城镇肩负的空间职能与使命,加快实施区域一体化战略,形成西(双阿,即阿克苏和阿拉尔)、东(库---拜一体化)两个发展核及两大城镇组群,市、县全域乡(镇)为紧密层或联动层,全面提升区域整体实力,紧抓撤地设市机遇,构建南疆一体化和特色化并重的融合发展创新区,以一体化的城镇格局全面带动、协调地区经济社会跨域式发展。同时按照错位竞争、协同发展的要求,突出县(市)域发展特色,明确各个县(市)发展定位,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区域协同发展体系。至十四五末,基本实现地区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城乡公共服务全覆盖、均等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农村人居环境现代化。

第十六章  坚持党的领导  提供坚强有力政治保证

第一节 巩固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作用,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健全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长效机制,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党组织集中学习、干部教育培训等各项制度,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第二节 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建设干部人才队伍

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稳疆安疆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强化党委(党组)抓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和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以及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的意识,突出政治标准,持续壮大党员队伍,着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持续开展好访惠聚驻村工作,落实落细“1+2+5”八项任务,推进驻村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对干部的关心关爱,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落实有为有位、能上能下用人机制,激励干部人才担当作为。

第三节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进一步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严格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基层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稳定发展各项工作中去。

第四节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的监督作用。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落实责任、有序推进、形成合力、凝聚共识,为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第十七章  坚持体系管理  发挥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第一节 强化规划体系管理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健全地区十四五规划体系,坚持下位规划服从上位规划、下级规划服务上级规划、等位规划相互协调,建立以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为支撑,由地区、县(市)、乡(镇)基础规划共同组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地区规划体系。不断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和执行力,加强规划公开公示,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健全规划管理制度,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第二节 发挥战略导向作用

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阿克苏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引导公共资源配置方向,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有利于保持地区战略连续性稳定性,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要加强党的领导,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提高规划质量,强化政策协同,健全实施机制,加快建立制度健全、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规划体制,构建发展规划与财政、金融等政策协调机制,更好发挥地区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提高地区发展规划的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增强指导和约束功能,聚焦事关地区长远发展的大战略、跨部门跨行业的大政策、具有全局性影响的跨区域大项目,为各类规划系统落实地区发展战略提供遵循。

第三节 加强实施监督评估

做好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检查和评估工作,提高规划执行力和落实力。在实施过程中进行适时评估和中期评估,在合理评估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及时发现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强化实施措施,评估报告和有关建议提交地区人大工委审议;在规划实施期间,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发生的变化,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适时调整政策方向和力度;当遇到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不可预见因素,社会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规划目标时,及时提出调整方案议案,报送地区人大工委审查批准

第四节 优化规划实施环境

要深刻把握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主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有力维护地区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创造四个环境一是充分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社会关系,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是以深化平安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大打防管控力度,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三是积极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四是持续推进六型政府建设,进一步提升政府工作服务水平,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效能环境


责任编辑:王黎薇 曹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