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凝聚团结力量 铸就伟大梦想

发布时间: 2021-06-28 10:03:02 来源:阿克苏日报

温宿县第二小学各族小朋友同跳一支舞。 (资料图)

在这里,雄浑的托木尔峰见证了“塞外江南”的沧桑巨变;在这里,蜿蜒的多浪河诉说着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

地区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演绎了一幕幕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唱响了新时代阿克苏各民族大团结的伟大赞歌。

以党的领导为核心 画出最大同心圆

走进柯柯牙纪念馆,序厅、荒漠之殇、创业之坚、奋进之旅、胜利之果、未来之路六个篇章通过图文并茂、实物展示、光影再现、虚拟仿真、互动体验等方式,展示了地区及各县(市)传承和弘扬柯柯牙精神,持续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以及在植树造林、生态修复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在这里,可以看到各族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凝聚力量的植树劳动场面。

1986年,地委下定决心在阿克苏最大的风沙策源地柯柯牙开始实施荒漠绿化工程。历经30余载接力奋斗,柯柯牙从昔日“漫卷狂风蚀春色,迷蒙黄沙掩碧空”的荒原大漠到如今“风拂杨柳千顷绿,水润桃杏万园红”的苍茫林海,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们植树、守林、护绿,就是为了各族群众在绿波遍地的林海中安居乐业。”今年77岁的依马木·麦麦提是柯柯牙林管站第一任站长,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的愿望是守护这片林,造福后代。

回顾阿克苏70多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幸福密码”清晰可见:党中央坚强领导,党的民族政策光辉指引着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发展。

2019年,库车县齐满镇甬库团结村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该村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受益于党的好政策,浙江宁波无私援助,村民团结奋进,近年来陆续建成了文化礼堂、村史馆、巴扎市场、特色养殖场、石榴籽团结广场、团结农家乐、特色安居房等,从“贫困村”一跃成为3A级景区、幸福的“民族团结村”……今天,甬库团结村的名气越来越大、荣誉越来越多,让村民倍感自豪。

这是阿克苏迈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节点,也是各族群众团结奋斗、携手共进的历史缩影。事实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崭新的阿克苏。

以思想教育为先导 汇聚最大正能量

根深方可叶茂,本固才能枝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阿克苏与浙江省两地数十所学校十万名学生通过“百校十万‘石榴籽’工程”,同上一堂课、同唱一首歌、同写一封信、同画一幅画等活动,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促进浙阿两地学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长期开设国学课堂,开展二胡、腰鼓、古筝、围棋、书法等传统文化教学,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每年教师节,库尔班·尼亚孜校长都会接到来自北京、天津等全国各地学生打来的祝福电话、发来的祝福短信,让他更加坚定办好国家通用语言教学、开办国学课堂的信念。

温宿县第四中学以党建为引领,坚持把校园文化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结合,开设了《民族知识》《民族风俗》《民族人物》《民族童谣》等校本课程,举办民族团结进步主题班会,有效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

“我们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教师王晓丽说。

手足相亲,团结和睦,是各族群众恪守传承的共同心愿;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是各族兄弟姐妹齐心高奏的团结乐章。

近年来,地区牢牢把握“两个共同”主题,以“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大家庭”主题教育为抓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宣传作为民族团结工作的重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列入“七五”普法,着力从不同社会群体特点出发、结合各地实际开展宣传教育。加大媒体公益普法力度,特别是加强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城市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全地区共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上万场次,受教育人数超过200余万人次。

在地区主流媒体开设民族团结进步专题专栏,集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宣传活动,让广大群众了解本地的历史传承、风土人情、优秀传统,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祖国大家庭的热爱。

以创新载体为抓手 开出最美团结花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如歌中所唱,阿克苏各族群众在党的阳光雨露沐浴下,互帮互助、相亲相爱,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既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阿克苏必须肩负的政治责任。

“有缘才能相聚,有心才会珍惜。”阿克苏市兰干街道朝阳社区朝阳佳苑小区居民艾麦尔江·尤里瓦斯说:“这首《相亲相爱一家人》是我最喜欢的歌曲,因为这首歌唱出了我的心声。”朝阳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社区,多年来各族群众共同生活在一起,结下了深厚友谊。

为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地区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引导各族群众在共同生活和工作学习中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不断增进感情。

阿瓦提县统战部“四结合”做深做细民族团结示范单位创建;乌什县中华文化大院从国学文化、饮食文化等方面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阿克苏市百年老街王三街7个民族91名商户联合开办了“一家亲”餐厅,促进民族团结融合发展……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民族团结之花才能常开长盛。地区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纳入社会建设总体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公民道德建设全过程及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和行业规范。建立健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活动。自1982年以来,地区推荐并被国务院表彰命名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19个、模范个人21名;被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表彰命名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53个、模范个人108名。同时,地区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突出特色、丰富内容、创新方法,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个、示范单位2个,积极传播各民族和谐发展正能量。

以改善民生为根本 形成最大公约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言犹在耳。

在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新疆锦丽源服装有限公司上班的热伊莱·塔依尔,原本是乌什县亚科瑞克乡的农民,2018年2月,她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走出家门成为产业工人。“我成为了‘上班族’,现在每个月有稳定收入,全家的生活都得到了改善。”热伊莱·塔依尔高兴地说,现在丈夫也在园区一家企业上班,孩子在园区上学,一家人过得很开心。

走进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喀拉塔什村,一座座温室大棚错落有致,一个个小拱棚紧密相连。77岁的村民马合木提·库尔班种植温室大棚已经十多年,现在他家每年收入8—10万元。他说:“陈德忠是我的师傅,我和儿子种菜技术都是跟他学的。他不仅教我种菜技术,还教会我很多国家通用语言,现在很多专业术语我都能听懂。”

今年68岁的陈德忠,9岁时跟随父母来到新疆并在喀拉塔什村扎下根,从小跟随父亲种菜,长大后把技术传授给周围的维吾尔族邻居,多年来,带动150余户维吾尔族村民增收致富。

如今,阿克苏一幅幅幸福图景生动显现:基础设施极大改善,阿克苏火车站新候车楼、阿克苏机场T2航站楼、阿克苏市北外环公路、纺织大桥、华能亚曼苏24.4万千瓦大型水电站、库车—阿克苏75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线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新增城镇就业27.4万人;建成城镇保障性住房12.75万套,农村安居富民房21.4万套,解决农村35.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新改建农村公路7772公里;“四个百万亩”生态治理工程全面完成,全地区森林总面积达1752.9万亩……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步入“十四五”,新征程迫切需要地区上下接续团结奋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阿克苏将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重点,更好地融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责任编辑:早热古丽 李琴